(資料圖)
4月26日是第16個“全國瘧疾日”,今年的主題是“謹防輸入性瘧疾,持續鞏固消除成果”。
瘧疾俗稱“打擺子”,是由一種叫瘧原蟲的寄生蟲寄生人體所引起的蟲媒傳染病,主要通過蚊子叮咬傳播,偶爾也可以通過輸血傳播。瘧疾是嚴重危害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影響社會經濟發展的重大傳染病,是全球最重要的公共衛生挑戰之一。多年來,消除瘧疾一直是全球公共衛生的共同目標。
2010年,我國啟動消除瘧疾行動計劃。2021年6月30日,中國正式獲得世衛組織消除瘧疾認證,實現消除瘧疾目標。這是我國繼天花、脊髓灰質炎、絲蟲病、新生兒破傷風之后消除的又一個重大傳染病。具體到河南省而言,自2012年以來,河南已經連續多年沒有本地瘧疾病例報告。
“雖然我國實現了消除瘧疾,已沒有本土病例,但是疾病無國界,全世界還有90多個國家流行瘧疾,特別是河南省出國務工人員較多。”省疾控中心負責瘧疾防控的原蟲室主任說道,有些人在國外不發病,回國后發病,也有些人在國外發病后治療不規范,回國幾個月后復發,全省每年大概有200例左右的境外輸入病例,其中90%以上來自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
“這些境外輸入病例也有可能引起在本地的繼發傳播。這就要求我們要保持敏感的監測系統,對境外輸入病例早發現、早診斷、早處置。”相關負責人介紹,大部分瘧疾病人出現癥狀在回國一個月內。
“瘧疾的典型癥狀是周期性寒戰、高熱、發冷、出汗,部分人員伴有頭疼、腹瀉等癥狀,常被診斷為其他疾病,從而延誤診斷和治療。”鄭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消毒與媒介生物控制所副主任醫師建議,如前往瘧疾流行嚴重的國家或地區,最有效和簡便的預防方法是避免蚊蟲叮咬,如使用紗窗、蚊帳、蚊香等防蚊藥械,外出時盡量穿長袖長褲,皮膚裸露部位涂抹驅蚊膏等。
醫師表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瘧疾是一種可防可治的疾病,治療藥物效果很好,治愈后一般也不會留下后遺癥。從境外瘧疾流行區回國人員,一旦出現發冷、發熱、出汗、頭痛等癥狀,要及時就醫,就醫時主動告知醫護人員自己的瘧疾流行區旅行史,便于醫護人員排查瘧疾。
記者 王紅
頭條 23-04-26
頭條 23-04-26
頭條 23-04-26
頭條 23-04-26
頭條 23-04-26
頭條 23-04-26
頭條 23-04-26
頭條 23-04-26
頭條 23-04-26
頭條 23-04-26
頭條 23-04-26
頭條 23-04-26
頭條 23-04-26
頭條 23-04-26
頭條 23-04-26
頭條 23-04-26
頭條 23-04-26
頭條 23-04-26
頭條 23-04-26
頭條 23-04-26
頭條 23-04-26
頭條 23-04-26
頭條 23-04-26
頭條 23-04-26
頭條 23-04-26
頭條 23-04-26
頭條 23-04-26
頭條 23-04-26
頭條 23-04-26
頭條 23-04-26
頭條 23-04-26
頭條 23-04-26
頭條 23-04-26
頭條 23-04-26
頭條 23-04-26
頭條 23-04-26
頭條 23-04-26
頭條 23-04-25
頭條 23-04-25
頭條 23-04-25
頭條 23-04-25
頭條 23-04-25
頭條 23-04-25
頭條 23-04-25
頭條 23-04-25
頭條 23-04-25
頭條 23-04-25
頭條 23-04-25
頭條 23-04-25
頭條 23-04-25
頭條 23-04-25
頭條 23-04-25
頭條 23-04-25
頭條 23-04-25
頭條 23-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