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作為品牌傳播、文化創意專家,上海交通大學文創學院副院長薛可是第一次參加黃帝故里拜祖大典,非常認同鄭州提出的以“四地”支撐“全國重地”的舉措,“只有這樣才能夠把鄭州在華夏文明中所扮演的獨特角色和作用發揮得淋漓盡致,這是必須的,也是很緊迫的工作。”
對具體的實踐過程,薛可提出五點建議:“首先要把儀式和傳承發展結合起來。拜祖大典儀式本身能提升文化自信心,增加文化凝聚力。但僅有儀式是不夠的,一定要往深度走,要深度挖掘和深度傳播;第二,增加體驗感,沒有體驗感的文化只是一個虛幻的概念。所以,要讓它變成一個可觸摸、可沉浸、可感受的載體,讓文化變得有觸摸感、具象感;第三,用數字化賦能文化,把文化變得有溫度;第四,必須走年輕化的道路,要用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方式來傳播文化,張揚文化,研究他們的需求,把文化和文創和現代傳媒、現代技術平臺、技術手段結合起來,讓年輕人喜愛;第五,要國際化,中華文明是世界文明體系和文明生態當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我們必須讓寶貴的精神財富全球共享,要用外國人的視野、語境、角度解讀、傳播,讓更多人了解中國,了解中國文化。”
未來,文創將是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增長點,薛可說,鄭州是一個有著深厚文化底蘊和巨大文化寶藏的寶地,拓展和開發空間非常大。黃帝故里是一個非常有開發價值且含金量極高的IP。政府要搭好平臺,管理好IP,把制作機構、生產廠家和供應鏈企業整合起來,真正為文創產品的發展做貢獻。”
薛可說:“未來可以向兩方面拓展,一個是科技賦能的數字化拓展,一個是文化文創的藝術化拓展。通過這兩個抓手,把線上線下結合,把大日子跟平常日結合,把專業的研究者和廣大消費者結合,把已有的對文化感興趣人群和新興消費人群結合,把中國和國際結合。做好這幾個結合,一個立體化的、網格化的、多元化的、顆粒度更細的傳播推廣網絡就建立起來了,這對于鄭州,對于河南,對于中國,對于文化自信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都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希望黃帝故里拜祖大典每年有更多更新的、更好的樣式出來,使它更有溫度,更有可感性和可觸摸性,更有生命力。”
鄭報全媒體記者 郭韜略 文 李新華 徐宗福 實習記者 尹金凱 駱竟依 圖
頭條 23-04-24
頭條 23-04-24
頭條 23-04-24
頭條 23-04-24
頭條 23-04-24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