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鄭州提出以‘四地’支撐‘全國重地’,是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國家文化數(shù)字化戰(zhàn)略的生動實踐和有益探索。”4月23日,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黨委書記劉濤說。
河南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fā)源地,作為河南省會的鄭州歷遺跡遺存豐富、歷史文化厚重,如何讓佇立于時光深處的文化遺存活起來、動起來,重新綻放出新的生命力?是鄭州未來需要探索和解決的問題。
劉濤認為,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數(shù)字化技術賦能,通過大數(shù)據、GIS、LBS、位置媒介……將歷史文化嵌入到現(xiàn)實生活中。其次,要從歷史文化中找到現(xiàn)代人的情感共同點,讓人在遠眺歷史中,找到心靈的歸宿。
劉濤建議,現(xiàn)在已經進入智能傳播時代,傳播也從簡單的“觀看”進化為場景體驗,“把歷史文化通過游戲化的方式進行重構,以符合出圈產品的形態(tài),進行故事內核、表現(xiàn)形式的轉化”,歷史文化才會煥發(fā)出新的生命力,帶給受眾全新的觀感和體驗。
“一個產品要出圈,不但要有賣點,更要有賣相!”劉濤說,賣點是“天時”,賣相是形式,“互聯(lián)網時代,內容和形式同等重要,尤其在社交媒體時代,形式的重要性愈發(fā)突出,在某種程度上,形式是走進受眾世界至關重要的一步。”
鄭報全媒體記者?王戰(zhàn)龍/文 李新華 徐宗福 實習記者 尹金凱 駱竟依/圖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3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
頭條 23-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