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求醫問診的過程需要面對陌生的環境、未知的結果、不熟悉的流程,難免無助。為使患者就醫有“家”一般的感覺,近日鄭州市第一人醫院成立“綜合服務中心”,組建“藍馬甲”志愿者隊伍充當病人的“臨時家人”,為住院患者免費提供陪診、陪檢、郵寄病歷等全流程服務,從院前檢查開始貼身陪護患者直到入住病房。
讓患者就醫不再“愁”
“謝謝,非常感謝你”,日前,在市一院神經內科樓五樓,一位年近八旬的老爺爺不住地喊著“閨女、閨女”,他口中的閨女就是醫院黨辦副主任張雯雯。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原來,這位大爺的老伴因一直嗜睡、身體不舒服,來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專家門診就診。主任醫師楊全玉為其檢查診斷后,建議進一步住院治療。
此時,看著年邁的老倆口,行動不便還提著大包、小包,楊全玉告知患者,該院有陪診團隊,讓其稍等,隨即給一鍵平臺61856666致電,平臺客服立即聯系綜合服務中心,志愿者張雯雯接到信息后,推著輪椅迅速到達該診室,一路推著患者至綜合服務中心辦理入院相關手續,并護送至神經內科五樓住院,在護士站與護士做好交接,將病人送至病房后,患者老伴不停地感謝著張雯雯,老爺子說:“不是有你幫忙,我和老伴真是發愁,不知道該咋辦了,真是謝謝你了,閨女!”
讓患者就醫不“孤單”
在醫院呼吸內科門診,68歲的高大叔經檢查診斷為:肺炎、直腸腫瘤術后;高血壓病 3級(高危),需住院治療,接到診室來電后,志愿者魏景、馮宇博全程陪同辦理住院手續順利入住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病區。
次日上午,高大叔的兒子來到綜合服務中心忐忑地和工作人員說,自己的母親67歲,身患腦梗常年臥床,并伴有肺部感染,生活不能自理,目前在家無人照顧,詢問志愿者能否上門幫助其母親接到市一院治療。聞訊后,醫院副院長陳建平當即聯系急診科主任廖煜協調線下救護車出診,綜合服務中心志愿者隨同急救車輛前往把患者接至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病區治療。
患者兒子感動地說,他父母患病多年,家中僅他一人照顧,這么多年在別的醫院也住院多次,從來沒有體驗過像我院這么細致周到有溫度延伸到家的服務,非常滿意!
“謝謝閨女推著我全程檢查”、“謝謝你們陪我辦理住院”、“不是有你們,這些檢查讓我頭大”、“謝謝你們一路陪著我還開導我,要不我生病都抑郁了”……連日來,在綜合服務中心聽到患者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謝謝!
鄭報全媒體記者 王紅 通訊員 韓鑫穎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7
頭條 23-04-16
頭條 23-04-16
頭條 23-04-16
頭條 23-04-16
頭條 23-04-16
頭條 23-04-16
頭條 23-04-16
頭條 23-04-16
頭條 23-04-16
頭條 23-04-16
頭條 23-04-16
頭條 23-04-16
頭條 23-04-16
頭條 23-04-16
頭條 23-04-16
頭條 23-04-16
頭條 23-04-16
頭條 23-04-16
頭條 23-04-16
頭條 23-04-16
頭條 23-04-16
頭條 23-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