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昨日,稅收優惠對接會在新密市科技創新園召開。近年來,新密市科學謀劃布局,實施精準招商,全力做好“專精特新”企業梯度培育,全程“保姆式”跟蹤服務,促進企業健康快速發展。
優惠政策送到家。每月舉辦一次政策大講堂,一期一個主題,在不同企業舉行。邀請大學教授、委局政研負責人等從產業方向、科技研發、技術交易退稅申報等角度,有針對性地闡釋。市大數據開設網上政策之窗,匯集近200條問題,供企業人員學習了解。全市各職能部門人員在工作和下鄉中,把送政策放在首位。首問負責,解答到底、辦事到底。
深化專班服務制度。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成立工作組,分包重點企業,委局“一企一班”,有的側重聯絡,鄉鎮“一項目一檔”,疑難問題現場辦結,村兩委“一廠一責”,及時報送和化解問題。上下聯動、層層壓實,讓企業的問題盡量不過夜,使工廠的難事不影響正常建設和生產。去年以來,371個事項實現“掌上辦”,100項政務事項“免證辦”、500項“三個工作日內”辦結,事項承諾辦結時限比法定辦結時間壓縮91.7%。
實事辦在點子上。針對企業用地辦理時間長這一瓶頸,該市推進工業用地“標準地十承諾制”聯動改革,探索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加快土地二級市場建設,力爭大項目用地規劃指標“即報即批”。全面清理批而未供、閑置低級土地,完成土地儲備3646畝,為企業上新和擴大打下堅實基礎。針對企業生產中面臨的暫時流動資金困難,新密市金融服務中心搭橋,銀行和企業月月對接,讓項目和生產與金融產品結緣聯姻,去年以來幫助企業解決生產資金近600億元。電力、供水、工期等重要服務單位,對新上企業采取先安裝設備,優先開通,后期資金結算的方式,緩解經營壓力。有關聯絡部門最大限度幫助企業轉型上新,為企業發展注入新鮮血液。
健全的措施、優良的服務,讓“專精特新”企業先上馬落地,先擴大生產,目前已有200多家企業在建或投產,大大加快了新密市產業轉型步伐。新密已由原來偏資源型的一元式產業結構,基本形成了機械、文旅、物流和環保裝備等多元化工業布局,工業生產方式的升華,讓新密市今年以來經濟發展質量更高、效益更好、速度更快。
鄭報全媒體記者 郭濤 通訊員 李紹光 程藝涵
頭條 23-04-14
頭條 23-04-14
頭條 23-04-14
頭條 23-04-14
頭條 23-04-14
頭條 23-04-14
頭條 23-04-14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
頭條 23-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