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4月7日上午9時許,在鄭州海關監管下,一輛滿載貨物的卡車順利通過鄭州新鄭綜合保稅區“區港一體化”卡口,向著機場停機坪駛去,標志著鄭州新鄭綜合保稅區與鄭州新鄭國際機場“區港一體化”模式正式啟動運行。兩個區域之間由此實現了“零距離”無縫連接,區港之間流轉的貨物不需要再繞行社會道路,全程可在海關監管場所內進行,將進一步提升通關效率,降低企業物流成本。
“以前公司運輸車輛從綜保區到機場,需要先申請核放單,車輛加載電子關鎖出綜保區,走區外道路到機場,解鎖電子關鎖后再卸貨上飛機,手續繁瑣耗時長。”鄭州市程馳速遞有限公司關務經理劉俊睿說,推行“區港一體化”監管模式后,貨物一次核驗就可以走圍網內通道直接上飛機,通關時效提升了60%以上,企業運輸成本也降低了50%以上。”據了解,目前,新鄭綜合保稅區內企業每年區內往返機場貨車超過1萬輛,“區港一體化”模式的開通將對綜合保稅區內企業產生重大利好。
2016年3月,鄭州海關啟動“區港聯動”模式,支持鄭州新鄭綜合保稅區內設置航空貨站,首次實現國際空運貨物在區內進行安檢、打板等作業,通過海關在途監管直接運往3公里外的機場停機坪,奠定“區港一體化”模式實踐運行基礎。2022年9月,鄭州機場北貨運區全面投入運營,新鄭綜合保稅區與鄭州機場北貨運區部分區域重疊、物理無縫連接,達成“區港一體化”模式現實開展條件。
在原有“區港聯動”的基礎上,“區港一體化”模式實現將綜保區主卡口、內卡口以及機場卡口的三者功能整合到“區港一體化”卡口,區港之間貨物流轉不再經過社會道路,全程在海關監管場所內進行,海關取消轉關、施加關鎖等監管措施,利用區內監控視頻實施順勢監管,真正實現管得住、放得開、通得快。充分發揮“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區內自由”的貿易便利化制度創新紅利,搭建起“一個系統、一次理貨、一次查驗、一次提離”的大通關模式。
新鄭海關關長趙明表示,“區港一體化”模式可涵蓋一線進口、一線出口、進口分撥、出口調撥等業務種類,將口岸的通道功能、樞紐功能和綜保區的保稅功能、倉儲功能有機融合,形成最具活力和競爭力的綜合帶動效應,有利于促進產業的集聚融合發展,加快吸引外貿企業在新鄭綜合保稅區內聚集。
鄭報全媒體記者 侯愛敏 通訊員 張培元 文/圖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7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
頭條 23-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