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文旅大項目 提升身邊小幸福
鄭州今年文廣旅工作大盤敲定
(相關資料圖)
力爭全年實現旅游接待人數1.3億人次,旅游總收入達1450億元;高質量辦好第八屆中國(鄭州)國際旅游城市市長論壇、第七屆中國詩歌節等重大活動;邀請國內大家、名家創作一批“大作、大戲、大劇”……記者從昨日舉行的全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長工作會議獲悉,今年全市文廣旅工作大盤已經敲定。
推進重大文旅項目建設
2023年,鄭州市力爭實現旅游接待人數1.3億人次,旅游總收入達1450億元。全市文廣旅系統將充分挖掘黃河文旅資源,協調推進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和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等重點工程建設;著力發展中牟片區、新密片區、大嵩山片區和北部沿黃片區旅游目的地片區,助推建業J18文旅綜合體、魏長城國家文化公園文旅融合示范區、黃河頌劇院、海昌海洋公園等重點文旅項目建設;謀劃建設鄭州國際旅游集散中心。
塑造城市文化主品牌
圍繞打造“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基地中的全國重地”,塑造“行走鄭州·讀懂最早中國”文旅主品牌,我市將加快打造“書香鄭州”“書畫鄭州”“文藝鄭州”“戲曲鄭州”。同時高質量辦好第八屆中國(鄭州)國際旅游城市市長論壇、第七屆中國詩歌節、鄭州國際街舞大賽、2023年全國圖書館年會等重要文旅品牌活動。
市文廣旅局還將擦亮“行走河南·讀懂中國”鄭州品牌和“山河祖國”文旅IP,提升鄭州城市文旅美譽度、吸引力,策劃開展系列活動,讓鄭州人游鄭州、愛鄭州、贊鄭州。
創作一批“大作、大戲、大劇”
圍繞鄭州文化、中原文化、黃河文化,相關部門將邀請國內大家、名家創作一批“大作、大戲、大劇”,持續提升鄭州文化在國內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相關單位將組織創排豫劇《杜甫·大河之子》、舞劇《唐宮夜宴》、雜技劇《紅旗渠》、多媒體情景古歌《鄭風》;扎實推進《鄭州戲曲現代戲的歷史建構(1955—1978)》研究項目,為鄭州戲曲現代戲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資源儲備。
此外,鄭州美術館還將辦好第五屆中國畫作品展、“大河意象·黃河文化美學研究”系列活動第三季,為文化藝術交流傳播與教育研究提供優質平臺。
促進文旅文創融合發展
市文廣旅局將積極探索文旅“元宇宙”應用,大力推動文旅企業數字化轉型,培育“云演播”“虛擬景區”“虛擬展區”等發展模式,在全市評選10個數字文化產業項目、5個元宇宙應用案例并予以資金扶持。
我市還將加快推進鄭州國家級非遺展示館建設,積極開展黃河流域非遺調查工作,將符合條件的非遺項目納入保護名錄體系。同時開展2023年非遺傳承人培訓,建立市級非遺傳承人考核評估體系;擦亮少林功夫世界級品牌,持續開展少林功夫、萇家拳進校園工作;舉辦首屆大學生非遺文創大賽;推進登封少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創建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
實施精品景區改造提升工程
今年,相關單位計劃認定3家4A級旅游景區,指導新鄭市黃帝故里文化旅游區、新密市伏羲山旅游區、鞏義康百萬莊園景區打造國家5A級旅游景區。同時進一步提升登封市嵩山少林景區,擦亮世界級“金字招牌”,推進世界級旅游景區建設。
此外,全市還將推進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轉變,推動休閑旅游、工業旅游、考古旅游、冰雪旅游、體育旅游、演藝旅游、研學旅游等“文旅+”深度融合發展;相關部門還將指導新密市銀基國際旅游度假區打造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指導惠濟區藝茂國際倉休閑街區、滎陽市中森玖巷休閑街區、新鄭市千稼集民俗文化街打造省級旅游休閑街區;指導登封市、惠濟區打造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
認定10個A級景區村莊
以創建省級鄉村康養旅游示范村為抓手,市文廣旅局將指導登封、鞏義、新密、滎陽、新鄭、中牟、二七、金水、惠濟、鄭東新區打造休閑康養基地,認定10個A級景區村莊,創建2個省級鄉村康養旅游示范村,推出4個鄭州市休閑康養旅游基地,9個全國鄉村旅游首選地,45個特色生態鄉村旅游體驗地。同時支持登封禪心居、新密棲地55號、鞏義天河龍灣等創建等級民宿;支持新密神仙洞打造旅游民宿村及滎陽黃河夕上、鞏義逍遙谷二期等民宿集群項目建設運營。
此外,我市還將推進“黃河古都”1號旅游公路品牌建設,串聯沿線景區推出黃河風光主題旅游線路;做好S312鄭州境(新G107至G234段)旅游公路示范工程提質工作,進一步完善公路沿線、服務區、停車區、游客驛站、觀景臺、營地等旅游服務設施功能。
擬建10座以上特色城市書房
如何推進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建設?按照部署,全市今年計劃建設特色主題城市書房10座以上,推出最美公共文化空間100個,開展最美公共文化空間評選和城市書房服務效能考核。推進“鄉村文化合作社”建設,發展“鄉村文化合作社”1200家。
持續開展文化惠民活動
今年,市文廣旅局還將持續開展“戲曲進校園”、“舞臺藝術進鄉村、進社區”、精品劇目演出等文化惠民活動;加快推進鄭州美術館(瑞達館)恢復重建、鄭州少年兒童圖書館裝修、鄭州藝術宮升級改造項目。
為打造多元夜經濟,我市將持續開展“醉美·夜鄭州”暢游綠城活動,力爭成功創建2個省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開展國家、省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基地)創建工作;落實好對4A級及以上景區進行貸款貼息,對旅行社組織專列、包機引客入豫進行獎勵等紓困助企政策。
本報記者 成燕
頭條 23-03-09
頭條 23-03-09
頭條 23-03-09
頭條 23-03-09
頭條 23-03-09
頭條 23-03-09
頭條 23-03-09
頭條 23-03-09
頭條 23-03-09
頭條 23-03-09
頭條 23-03-09
頭條 23-03-09
頭條 23-03-09
頭條 23-03-09
頭條 23-03-09
頭條 23-03-09
頭條 23-03-09
頭條 23-03-09
頭條 23-03-09
頭條 23-03-09
頭條 23-03-09
頭條 23-03-09
頭條 23-03-09
頭條 23-03-09
頭條 23-03-09
頭條 23-03-09
頭條 23-03-09
頭條 23-03-09
頭條 23-03-09
頭條 23-03-09
頭條 23-03-09
頭條 23-03-09
頭條 23-03-09
頭條 23-03-09
頭條 23-03-09
頭條 23-03-09
頭條 23-03-09
頭條 23-03-09
頭條 23-03-09
頭條 23-03-09
頭條 23-03-09
頭條 23-03-09
頭條 23-03-09
頭條 23-03-09
頭條 23-03-09
頭條 23-03-09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
頭條 23-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