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市場監管 交出靚麗答卷
鄭州年增市場主體近40萬戶
藥品進口貨值達3.5億元 專利授權及有效發明量全省居首
(資料圖)
嚴厲打擊涉疫藥械價格違法行為,查處一批大案要案;新增市場主體39.76萬戶,同比增長60.38%;專利授權、有效發明數累計占全省30%以上,穩居全省第一位;鄭州藥品進口貨值達到3.5億元,同比增長7.63倍……昨日,記者從鄭州市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2年,市市場監管局全面準確落實市委、市政府各項決策部署,堅持防疫情、促穩定、抓改革、強監管,交出了市場監管工作靚麗答卷。
服務全市疫情防控大局
迅速啟動疫情期間市場綜合監管機制,嚴查、快辦、重罰6起價格違法案件;強化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科學處置217份陽性樣本;強化“五小門店”、跑腿外賣平臺監管督導,全力保障流通領域涉疫藥品、醫療器械供應,倡導藥店免費捐贈發放退熱藥100萬人份;嚴厲打擊涉疫藥械價格違法行為,查處了一批大案要案,其中對4家企業哄抬退燒藥品價格處罰410萬元。
穩市場主體實現跨越
市場監管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提升,在全省處于領航地位;商事登記改革持續深入,開辦時間達到全國標桿城市標準;全省率先開通營業執照辦理智能審批系統,打造“四零”(零見面、零跑腿、零干預、零等待)全天候智慧服務;推進穩經濟一攬子政策落地落實,2022年新增市場主體39.76萬戶,同比增長60.38%,全市實有市場主體180萬戶,同比增長28.12%。
質量強市戰略再上臺階
質量管理加快發展,對制定國際標準獎勵1000萬元,榮獲中國質量獎獎勵500萬元,獎補政策力度走在全國前列;標準引領不斷加強,發布地方標準27項,成立標委會8個,參與制(修)訂國際標準1項、國家標準209項,入圍全國企業標準“領跑者”2家,6個國家級、23個省級標準化試點(示范)項目成功獲批;重大項目建設加速推進,國家北斗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項目、國家磨料磨具產業計量測試中心、鄭州機動車質量檢測認證研究中心項目穩步推進。
知識產權強市戰略取得突破
《鄭州市“十四五”知識產權發展規劃》編制出臺,“中牟草莓”“河陰石榴”“廣武大蔥”“密二花”等地理標志商標取得突破,中醫藥等領域知識產權保護專項行動扎實開展;2022年底,全市有效商標總量達63萬件,服務企業質押融資額2.76億元;全市專利授權量達到50500件,全市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0100件,萬人高價值發明專利7.85件;年度專利授權數、有效發明累計數占全省30%以上,穩居全省第一位。
新型監管機制加速構建
“雙隨機、一公開”部門聯合監管持續推進,市場監管專項行動有力開展,執法稽查形成威勢;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有力推進,省級食品安全縣實現全域覆蓋;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質量安全整治“三項行動”深入實施,河南省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藥品試點項目、鄭州藥品進口口岸藥材進口事項落地運營,鄭州藥品進口貨值達到3.5億元,同比增長7.63倍;特種設備安全隱患三年專項行動扎實開展,特種設備使用安全總體可控;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有力,全市未發生行業性、區域性質量安全問題。
營造安全放心節日消費環境
春節臨近,消費需求旺盛,我市市場監管部門將從5個方面著手,進一步穩定市場物價和市場秩序,保障人民群眾食品、藥品、醫療器械、特種設備使用安全,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
穩防疫保障。落實落細國家“乙類乙管”相關政策,加強流通領域防疫藥品、醫療器械儲備供應,更加注重農村地區零售藥品和基層診所薄弱環節,全力保障藥品供應和質量安全;以最快的速度、最嚴的舉措、最重的處罰嚴厲打擊涉疫藥品、醫療器械及價格違法案件,全力護佑人民群眾用藥安全。
穩底線安全。加強重點產品、重點區域、重點時段食品安全監管,加大食品安全抽檢力度,排查問題隱患,強化問題整治,堅決守牢食品安全底線。強化涉疫藥品、醫療器械質量安全監管整治,嚴查重處藥械領域違法行為,開展化妝品“線上凈網、線下清源”專項行動,堅決守牢藥械化安全底線;加大危化品、壓力管道、燃氣具產品質量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力度,提升電梯維保質量,降低電梯故障風險,堅決守牢特種設備安全底線。
穩民生物價。聚焦春節特殊時段,密切關注米、面、油、肉、蛋、奶及蔬菜和疫情防控藥品的市場價格波動情況,科學分析研判,強化應急處置,快速妥善處理各類突發輿情;切實加強商場、超市、農貿市場、藥房等經營主體的監督檢查,督促經營主體誠實守信、合法經營。始終保持高壓態勢,堅決查處一批、打擊一批、震懾一批價格違法行為。
穩市場秩序。春節期間,商品促銷、產品宣傳、網上購物等行為激增,違法侵權風險也隨之增加,市市場監管局將從線下、線上兩個途徑規范市場秩序。線下環節,重點開展假冒偽劣、商標侵權、虛假廣告等專項打擊行動,對違法典型案件一律通報、一律曝光,形成強大震懾;線上環節,重點加大平臺企業和網店經營者的線上監測,規范網絡平臺經營行為,嚴厲查處網絡交易違法案件。
穩消費環境。節日期間,消費投訴相對集中。為了讓廣大市民朋友度過一個順心、平安、祥和的春節,市市場監管局暢通12315投訴舉報渠道,推進消費維權網絡建設,扎實做好投訴舉報的受理處置工作;聚焦消費熱點,積極發揮鄭州市消費者協會作用,適時發布消費警示,推進消費糾紛有效化解,營造健康有序的消費環境。
鄭報全媒體記者 李愛琴
頭條 23-01-13
頭條 23-01-13
頭條 23-01-13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2
頭條 23-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