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11月27日,滎陽市一名密接孕婦在滎陽市婦幼保健院,順利地剖腹產,生下了一名健康寶寶。這背后是醫護人員用初心大愛,守護著孩子生命的光亮。
11月18日,滎陽婦幼保健院產科主任馬麗娟接到一個陌生電話,接通電話的一瞬間,一名女性在電話另一端哭了。馬麗娟已經從醫30年,平時也有非常多認識或不認識的女性打電話咨詢,馬麗娟不足為奇,可這個電話讓她覺得這并不是平常事。
馬麗娟先讓她平緩一下情緒,再讓她說說自己的困難。原來這位叫利利(化名)的孕婦是密接人群。她已經懷孕38周了,第一胎是剖腹產。像她這種情況,懷孕39周就需要住院了。利利不禁十分驚慌、擔心:“住不上院怎么辦?”
馬麗娟了解情況后,安慰利利不要擔心,指導她先跟社區聯系,因為可能隨時需要住院,要每天都做核酸檢查,如有不適隨時聯系。醫院會開通綠色通道,設有隔離產房,她一定能住上院。經過安慰,利利的情緒逐漸得到舒緩。
可是,第二天晚上,利利感覺到腹部疼痛,更加擔心:丈夫能不能陪護?帶著擔心,她再次打通了馬麗娟的電話。
馬麗娟詳細詢問后,用豐富的經驗告訴利利:“不要擔心,孕晚期的孕婦會偶有腹部輕微的緊張感,你只是疼了一下不要緊,不是臨產的征兆。該住院的時候,我一定開通綠色通道,會讓你住上的。現在醫院設置的有隔離病房,都是單人單間,剖腹產、自然分娩也能在隔離病區做,醫院已經把設施配齊全了,不用擔心你的寶寶。你的愛人可以陪伴,但不能出隔離病房,餐飲的問題在醫院也會有護士送到房間的,放心吧。”溫暖的話語像穿透陰霾的陽光,讓她的擔心緩和下來。
一周后,到了該住院的時候,滎陽市婦幼保健院開通綠色通道,急救車、產科醫生如約把產婦接到隔離病房。滎陽市婦幼保健院根據現有條件設置了不同區域,把房間、區域設置成不同風險人群的就診區域,保障每一個就診的人。
住院后,護士每天用消毒液打掃病室衛生、拖地、擦洗床頭桌椅,空氣紫外線消毒。護理人員時刻關注產婦的心理變化,指導生活護理,月子餐和陪護餐都是送至房間。看著醫護人員的忙碌,利利不再擔擾。
27日,在隔離病區手術醫生、麻醉師、護士的守護下,利利順利地進行了剖腹產,生下了健康的二兒子。當護士把孩子送到房間的時候,利利的眼眶濕潤了。
鄭報全媒體記者 史治國 通訊員 朱海茹 馬新奎 文/圖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5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
頭條 2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