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來自焦作武陟的9齡童小夕自出生起,左側面部就比右側腫大,多年來腫塊漸漸長成鵝蛋大,直至影響孩子的面部活動。這讓原本應當享受快樂青春的少年平添了一份自卑和無助。
據家長介紹,9年前,小夕在出生時發現左側面部明顯比右側大,當時以為是普通的產程擠壓損傷,會隨著年齡增長慢慢恢復,沒想到腫塊后來持續增大。為了給孩子治病,在小夕2歲、5歲時,一家人先后前往上海進行了兩次手術治療,然而手術效果卻始終不理想。如今,小夕面部腫塊已長成鵝蛋大小,不僅影響到孩子的面部美觀,還導致了張口困難。
今年秋季,在鄉親的推薦下,小夕一家帶著孩子找到了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口腔頜面外科病區主任馬平生。經過一系列的檢查,醫生決定為孩子實施“左側面部腫物切除術”。在醫院多學科配合下,手術順利實施,小夕面部的腫物消失,也開始恢復張口訓練,3個月后,小夕的面部已經恢復光滑平整,不留一點疤痕,9歲的孩子終于迎來屬于自己的快樂生活。
鄭報全媒體記者 王紅 通訊員 趙榮華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1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20
頭條 22-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