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隨著鄭州有序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餐飲行業作為城市煙火氣的“窗口”,也在加速復蘇。因堂食暫未開放,眾多外賣、快遞小哥們紛紛重返崗位,穿行在各大街小巷里,傳遞著城市煙火氣。
朱云是一名騎手,也是美團外賣熙地港站站長,19日上午,朱云在站內在崗保供。
“從上午9點左右到下午兩點,正常情況下能配送20多單,能達到疫情前正常業務量的80%左右。”朱云說,本輪疫情發生以來,站里人數不多,但在疫情期間,基本都參與到了民生保供之中。
核酸陰性、持有綠碼、帶好口罩、做好消毒,依然是朱云和另外十幾個兄弟每日的例行動作,朱云說,“這不是我們第一次參加保供,大家都形成了很好的防護習慣。”
本輪鄭州疫情,也讓朱云感受到,市民對自己的付出有了充分的認可。自10月15日以來,朱云所在站點,承擔“應急”類訂單增長三成,主要以醫藥、母嬰和寵物類訂單為主,這類訂單雖非高頻訂單,但對時效性要求高,充分展現了疫情期間人們需求的多樣化。而隨著“朱云們”承接的應急訂單增多,訂單備注或聊天對話框里,出現“感謝”的次數也增加了40%。
令朱云印象最深的,是他完成一筆醫藥訂單后,消費者發來短信,“幸虧有你們”。面對消費者的感謝,朱云也表示,“我只是做著一份普通的工作,鄭州有困難,我們愿意出一份力。”
進入11月份,鄭州有序恢復正常生產生活。剛剛晉升為站長的朱云,看到了城市的變化,他最明顯的感知是,“變化很明顯,曾經有幾天,路上只能見到同行,但是現在,路上車多了,熟悉的鄭州在慢慢回來。”
朱云說,“這幾天,開門營業的商家每日都有新增,除了餐飲業,超市、醫藥類的訂單也開始增多。”據他回憶,這段時間,有更多地商家開啟了線上運營,一是無接觸配送的方式保障了安全;二來,外賣等線上經營的方式,也讓商家在特殊時期增加一份收入,還能有效保障市民的正常生活。
隨著訂單量的恢復,朱云和他的兄弟們也忙了起來,消費者有需求,商家有訂單,外賣小哥們也就有了更多收入。
鄭報全媒體記者 張倩 ?文/圖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9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
頭條 2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