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每天凌晨,也許你已經酣然入夢,也許你在熬夜追劇……而鄭州人民醫院轉化醫學研究中心始終燈火通明,在這距離病毒“最近”的地方,一群白衣戰士不分晝夜、24小時運轉,只為確保快速、精準出具核酸檢測報告。
“本輪疫情發生后,中心32名工作人員就全天候‘扎根’在科室了!我們主要承擔市內5區核酸復檢工作,確保檢測數據精準。”鄭州人民醫院轉化醫學研究中心主任宋銀森說:“特殊時期工作量巨大,我們所有工作人員分三班倒,確保工作24小時不停歇。具體到每一個工作人員,除了要承擔實驗室內6-7小時的核酸檢測檢測任務,還要負責接收樣本、精準讀取核酸檢測結果、上傳檢測結果、上報數據等全流程任務,平均一個人每個班次都要工作10個小時以上。”
相對于第一輪核酸檢測,轉化醫學研究中心“大白”們進行的核酸復檢需要進行雙試劑檢測,所以每一批次檢測耗費的時間都比普通初篩檢測更長。在忙碌的工作中,身穿三級防護的檢驗人員需要一遍又一遍重復著同樣的檢測動作,即便隔著手套,也有人磨爛了手指,一個輪班下來,大家都累得胳膊都抬不起來。
在這支32人的核酸檢驗隊伍里,檢測員大部分都是女性。她們中,有還在哺乳期的新手媽媽,有年邁雙親需要照料的女兒……可在這個特殊時期,從10月5日到今天,沒有一個人離開戰場,所有人都義無反顧、全力以赴投入到抗疫一線。在這里,辦公室沒有床鋪,“大白”們就用拆開的紙箱就地鋪上一張紙板床湊合;連軸轉的工作時間不固定,“戰士”們可能一天只吃上一餐……雖然辛苦,但大家都有同一個目標:確保核酸檢測精準無誤,確保抗疫任務圓滿完成!
鄭報全媒體記者?王紅?通訊員?畢佳佳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1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
頭條 22-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