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為家》并沒有常見的“賣座元素”,但憑借過硬質量突圍成功。
《復聯(lián)4》在四天內拿下12億票房。
《雪暴》受口碑拖累成票房“啞炮”。
“五一”4天假期沒有出去游山玩水看人的群眾們,應該有不少選擇到電影院看電影吧?據(jù)貓眼電影統(tǒng)計,這4天小長假一共產(chǎn)生了15.09億元票房,創(chuàng)下“五一”假期票房紀錄。不過今年“五一”有4天假期,但就算只統(tǒng)計前三天票房,也有13.12億元,比起去年同期3天10億元票房的成績,還是有超過30%的增幅。
但是,如果你問觀眾到電影院看什么片?估計10個有8個告訴你,看《復仇者聯(lián)盟4:終局之戰(zhàn)》(下稱《復聯(lián)4》)。這部從4月24日開始上映的電影,并沒有像之前各大公號預計的那樣,只是粉絲電影,票房凌厲走勢持續(xù)不了三五天,《復聯(lián)4》在“五一”當天(也就是上映第8天)票房超過5億元,這是該片繼上映首日、上映后首個周六,第三個票房破5億元的單天。最終這4天假期中15.09億元的票房,80%都是《復聯(lián)4》的。為什么會這樣?各路片方可以為自己找出各種理由,怪院線排片不好,怪觀眾對新片關注不夠,但說到底理由只有一個:這個假期上映的華語新片,不好賣。為什么?還不就只有不好看或者不夠吸引啦。
《復聯(lián)4》票房超過《紅海行動》
《復聯(lián)4》在“五一”4天假期中,每天的票房分別是5.01億元、3.37億元、2.41億元和1.41億元,加起來12.20億元。假期結束后,《復聯(lián)4》的總票房38.44億元,已經(jīng)超越《紅海行動》36.5億元的總票房,在中國電影市場票房排行榜上已經(jīng)成為史上最賣座電影第三名。目前《復聯(lián)4》離排名第二的《流浪地球》(46.55億元)還有8億多的差距,而最賣座電影依然是56.83億元的《戰(zhàn)狼2》。
《復聯(lián)4》創(chuàng)了一大堆紀錄,而該片到長假結束也才上映12天,別以為《復聯(lián)4》是靠高票價才迅速積累這么多票房,該片截止至5月4日,累計關于人次有7806萬,也是超越《速度與激情8》7419萬觀影人次的。
為什么一般粉絲電影常見的走不了長線票房路線的現(xiàn)象,并沒有出現(xiàn)在《復聯(lián)4》身上?簡單來說就是《復聯(lián)4》體量太大,關鍵是支撐這一體量的不僅是粉絲的熱情,還有好的電影質量。該片豆瓣最開始的分數(shù)是9.2,這一分數(shù)肯定有粉絲用愛打高分的元素。但截至昨日,目前共有超過50萬網(wǎng)友在豆瓣上給該片打分,綜評分8.7,算是擠出了水分,但這分數(shù)也足以證明《復聯(lián)4》本身質量過硬了。
據(jù)貓眼數(shù)據(jù)顯示,假期期間《復聯(lián)4》的觀眾,女性觀眾和年齡25歲以上觀眾的數(shù)量,相比起《復聯(lián)4》首周的數(shù)據(jù),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三四線城市觀眾的數(shù)量也比第一周的數(shù)量增加。也就是說,有不少并沒將《復聯(lián)4》當必看電影的人,在假期跑到電影院后,都選擇看《復聯(lián)4》。
原因也很簡單,一是《復聯(lián)4》紅到“出圈”,二則是新上映的電影并沒有成功吸引到觀眾注意。
好片還是能突圍,請看《何以為家》
假期里新上映的電影,包括《雪暴》《下一任:前任》《何以為家》,還有動畫片《悟空奇遇記》和《神奇樂園歷險記》。
原本被認為賣相最佳的新片是《雪暴》。該片由崔斯韋第一次當導演,他之前是編劇,作品包括《瘋狂的賽車》《無人區(qū)》等。《雪暴》主演陣容包括張震、倪妮、廖凡、黃覺,電影講述的是冰天雪地森林中,警察與黃金劫匪大戰(zhàn)。
這部電影4月30日上映時排片8%,票房523萬,相當“啞炮”。5月1日當天排片就只剩3%,票房收入384萬。截至5月4日,該片5天票房1791萬元,只能用慘敗來形容。
為什么會這樣?《雪暴》豆瓣上只有6.3的評分,從評論看來,不少觀眾認為這部電影演員們拍得很辛苦,在雪地中各種摸爬滾打,可惜電影故事、結構和節(jié)奏都有問題,所以成片也就值這個分數(shù)。
《下一任:前任》上映前因被疑蹭之前熱賣的《前任3》系列而遭到口誅筆伐。這部由鄭愷、郭采潔和李東學主演的愛情喜劇5月1日首映時拿下4978萬元票房,成績很好,但其差口碑也迅速傳出,豆瓣評分只有2.6,熱門評論中有在罵這片是“為了蹭《前任》熱度圈錢的爛片”,而最多人點“有用”的短評則是“評論說什么蹭《前任》熱度的爛片,說的好像《前任》是什么好片一樣”。總之,由于口碑太差,該片5月2日票房只剩2237萬元,到5月4日就只有916萬元。有營銷沒質量的片,票房路上走不遠。
與《下一任:前任》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黎巴嫩電影《何以為家》。這部小語種電影,從演員到導演到片種都是內地影市中最沒有知名度的。雖然該片獲得過戛納電影節(jié)評審團大獎,也入圍過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但對中國觀眾來說,這片依然是“毫無賣相”。該片從去年上海電影節(jié)期間就一直有在籌劃在內地公映事宜,雖然電影好看,但不少人認為以這片的體量,能在內地市場賣出200萬元票房就差不多了。
沒想到,該片今年4月29日內地上映,到5月4日時票房居然達到1.51億元!這部不被看好的電影基本上每天票房和排片量都在增加,從首映當天14%的排片量、1225萬元票房,到5月4日15.6%的排片,超過3000萬元票房,而且上座率一直保持很高。
這部電影能有這樣票房,全靠口碑。目前豆瓣近9.5萬人給該片的評分為8.9。除了電影好之外,這部也容易引起觀眾共情。該片講述黎巴嫩一個貧民家庭中小孩生活艱難,目睹周圍親人、朋友糟糕的生存狀況后,最終到法庭告親生父母為何要生下自己,并呼吁大家“沒有能力養(yǎng)小孩就不該生小孩”。這種讓觀眾“很好哭”的電影,最終賣出了好票房,收獲了好口碑。
小語種、不知名演員演的《何以為家》都能因好口碑在“五一”賣出好成績,同期上映但沒受市場和觀眾肯定的華語片,主創(chuàng)們真要自己找找原因了。(馬澤望)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
頭條 21-12-07
頭條 21-12-06
頭條 21-11-30
頭條 21-11-26
頭條 21-11-25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7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