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璐
9月28日,北京星權律師事務所發布案件播報,稱由其代理的演員李小璐名譽權系列案件陸續獲得勝訴。新浪娛樂就此事采訪了星權律師事務所主任朱曉磊律師。據悉,自今年初,事務所就已受李小璐方委托,就種種針對于她的網絡誹謗、侮辱言論展開取證及訴訟工作。目前,在已啟動訴訟的20余起名譽權案件中,共有5起案件下發判決,最新一起勝訴案件于昨日(9月27日)宣判,5例已下發判決案件均以李小璐方勝訴告終。
據悉,雖相關案件陸續得到公正審判,但惡劣言論對李小璐造成的心理傷害極大。朱律師在接受采訪中也再三呼吁,希望各方能協力抵制、打擊網絡暴力。
事件概述:
年初,李小璐陷入網絡風波。之后,接連有不少營銷號、自媒體等發布多篇博文,涉及稱李小璐“男女關系混亂”“婚內出軌”“與***有染”“***視頻流出”等不堪內容,并得到了廣泛轉載傳播,引發輿論熱議。
北京星權律師事務所今日發布案件播報稱,多名網友發布涉嫌侮辱、誹謗李小璐的多篇博文,且被頻繁轉載,對李小璐的名譽造成了嚴重的傷害。受李小璐的委托,北京星權律師事務所將多名網友起訴至法院。
負責李小璐名譽維權系列案件的朱曉磊律師在接受新浪娛樂獨家采訪時表示,自今年1月份開始,星權律所便已就多起涉嫌嚴重誹謗、侮辱李小璐的案件展開了取證和訴訟工作,追究網絡謠言發布者的法律責任。目前,星權律所代理李小璐啟動的名譽維權案件已逾20例,其中主要的訴求有三:第一,要求相關主體停止侵權,刪除侵犯李小璐名譽權的相關內容;第二,要求相關主體公開向李小璐賠禮道歉;第三,要求相關主體依法向李小璐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及相關經濟損失。
截至播報發布之日(9月28日),李小璐名譽權系列案件已有5例案件勝訴,5名被告被判賠償李小璐精神損害撫慰金及經濟損失共計336000元。2018年5月25日,第一起案件在北京市豐臺區人民法院勝訴。被告胡佳兵因在網上轉載了涉嫌侮辱、誹謗李小璐的博文,被法院認定構成了對李小璐名譽權的侵犯,被要求向李小璐道歉,并且賠償經濟損失、精神損害撫慰金共計100000元。最新一則判決發生在9月27日,豐臺區人民法院判決被告馬敬輝構成對李小璐名譽權的侵犯,要求其在網上公開道歉,并賠償經濟損失、精神損害撫慰金共計130000元。
據朱律師回憶,在跟進李小璐名譽權系列案件過程中,最讓他震驚的是散布謠言的“加V”用戶中,不乏高學歷研究生,亦有殘疾人,出于蹭熱度亦或利益驅使,引發如此網絡暴力產生,令人愕然。
他亦指出,雖然星權律所針對誹謗言論取證、起訴及時,但由于首次起訴的對象并非網絡用戶,而須首先起訴網絡平臺,要求其披露涉嫌侵權方的身份信息,進而再追加侵權用戶進入訴訟,,,耗時相對較長,這也是緣何多起案件遲遲未有結果的原因。
朱律師透露,除了已經審判終結的5起案件。其余案件目前均已起訴到法院,目前處于法院責令網絡平臺披露相關侵權用戶身份信息階段。律師表示:“當他們的身份信息披露出來,我們會第一時間將被披露的主體追加為被告,追究其涉嫌侮辱誹謗李小璐,侵犯李小璐名譽權網絡用戶的法律責任”
以下為新浪娛樂獨家對話朱曉磊律師實錄(部分):
新浪娛樂:您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接觸李小璐系列案件的?
朱曉磊:
其實在這次網絡暴力事件發生以前,我們已擔任李小璐女士維權代理律師多年,但,此次事件有很大的特殊性,我們感覺到這是一次空前的網絡暴力。與李小璐有關的各種不實言論迅速出現在熱搜榜上,并且基本達到了全網轉載的程度此次網絡暴力事件發生的第一時間我們就迅速啟動了調查取證和訴訟追責程序。其中啟動的第一批名譽權訴訟系列案件就達到了10例,受訴法院同時包括北京市海淀法院、朝陽法院及豐臺法院?,F在距網絡暴力事件發生之時已經過去9個多月了了,截至目前,我們陸續收到了5份判決書,都是李小璐方勝訴。最近的一例是昨天9月27號拿到的。
新浪娛樂:您說提出了10例案件訴訟,選擇這10例依據是什么?
朱曉磊:
第一批我們代理李小璐起訴的10例名譽維權案件,有個共同特點,相關主體都是經過了網絡實名認證的加V用戶,同時,相關用戶發布的侮辱、誹謗言論都具有極強的人格貶損性,并具有明顯的誹謗意義,而且均被大量點擊、轉載,截至目前,李小璐委托星權啟動的第一批10例名譽權糾紛案件都已開過庭。雖說還有5起案子還沒宣判,我們也很有信心判決會還李小璐一個公道。而已勝訴的5個案子,所有的主體都被判處了公開賠禮道歉及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及相關經濟損失的法律責任。目前5例勝訴案件的判賠數額已逾30萬元。雖然說30多萬元的判賠也無法彌補事件對于李小璐的傷害,但根據我們既往的類似的案例,這個判決的數字相對已經很高了。
新浪娛樂:我們前后總共起訴了幾例案件?
朱曉磊:
我們是分批次的啟動的訴訟程序,此次網絡暴力事件發生后,我們第一批次選出了10例比較惡劣的進行了訴訟處理。起訴完第一批以后,我們通過官方微博公布了立案信息,之后,我們發現還有很多主體仍然發布相關的侮辱誹謗言論,我們第二批又啟動了15例。目前共啟動了25例名譽權糾紛案件。
新浪娛樂:李小璐的案例處理起來有什么特殊性?或者有什么難點?
朱曉磊:
這個不能簡單說是一例案件,我們認為這是一次嚴重的網絡暴力事件。常規的案件一般就是一對一。某一個被告發布了侮辱誹謗言論,我們就針對于某一主體起訴追責,但這次是有海量的主體陸續的從不同的角度炮制了各種各樣的謠言,其中極具人身攻擊性的侮辱用詞之惡劣程度,讓人難以啟齒復述。
庭審過程中,我們接觸到了屏幕背后的實名主體,發現他們有在校大學生,要保研了;也有殘疾人……他們到庭后均在第一時間承認相關侵權言論給李小璐帶來了傷害,并當庭向李小璐賠禮道歉,并提出能否通過法院調解方式進行解決?而不要通過法院判決的方式。我們跟小璐工作室負責人也溝通過,我們達成的觀點是,如果對方真的沒能力賠付,我們可以考慮允許被告在判決后逐次支付賠償金或者適當的酌減賠償金,但案件進入訴訟程序后,我們堅持請求法院下發判決書,相關網絡謠言炮制者必須要受到法律的嚴懲,這是我們堅持的觀點。
新浪娛樂:接觸下來,您覺得這些散布誹謗言論的人出于什么目的?
朱曉磊:
我覺得是兩種。一種是純蹭熱度,可能就找一個存在感。另外一種是蹭熱度的同時有商業的利益在后面驅使。
新浪娛樂:處理這些名譽案件過程算順利嗎?
朱曉磊:
因為這個事件發生在年初,第一批10例案件現在勝訴的僅有5例,最近的1例是昨天才拿到。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個時間還是太久了。對于當事人的侵害和負面效果一直在持續。但針對網絡用戶的名譽維權案件,在追責網絡用戶以前,必須先起訴網絡平臺,請求法院責令平臺披露網絡用戶身份信息,每一步程序都是必須要經歷的,法律規定的程序,我們各方必須要遵守。
新浪娛樂:為何耗時這么久?
朱曉磊:
因為李小璐這次并不是我們傳統意義上針對某一個主體直接起訴。按照法律規定,直接起訴的話,沒有特殊延長審限的法定情形出現,法院一般會在六個月內一審審結。但是我們所有的案件都是所謂“背后”某一個主體所為,查找起來比較耗時。比如說某一用戶依托平臺發布侮辱、誹謗言論。那我們起訴的話,我們是無從在訴訟程序啟動前獲知相關用戶身份信息的,我們必須得先起訴平臺,要求平臺披露身份信息,之后再去追加用戶的案件,然后再進行送達。所以此類案件一審程序大部分都會超過六個月。。
新浪娛樂:在李小璐這一系列案件里,讓您印象最深的案例是什么?
朱曉磊:
其實印象最深的是我剛才說的,這不是案件,是一次網絡暴力事件。以前我們也有類似于維權的案件,被告到庭還會跟我們抗辯一下。但李小璐這次,所有到庭的主體第一時間就在法官面前承認誹謗、侮辱,構成了侵權。
新浪娛樂:所以這個我們可以去調查嗎?或者進一步去挖一下其背后利益?
朱曉磊:
你提及這個是被侵權人維權的難點,除此還有另外一個難點,并不是我們可以將網上所有侵權李小璐名譽權的人都起訴,我們起訴的都是加V的用戶。通俗地說,如果說相關主體它不是加V用戶,即不是實名認證的用戶,我們起訴到法院,法官都無法把他的身份信息披露出來。連我們發現的誹謗言論發布者,非加V用戶都很難去追責主體,何況您剛才所說的那些主體背后的第二層到底是怎么樣的?很難調查。如果說法律更加完善,相關的技術更加成熟,那么相關疑似營銷號的主體跟第三方溝通的關鍵詞言論能在我們起訴以后通過平臺大數據的方式調出來,我們這樣一個訴求就可能實現;或者,如果法院加大對此類侵權案件的判賠標準,則有可能從根本上遏制此類網絡侵權事件的出現,或者逼出背后的操縱者,像我剛才提及的,有些疑似網絡營銷號,發布搶眼球、蹭流量的網絡謠言是由利益驅使的,如果判賠的金額大大高于被告因此的獲益,那么才會對此類侵權行為有足夠的震懾和警示作用。但是現在難度很大。
新浪娛樂:我們看到你們在案件播報中也提到向卓偉求證一些事情。這是什么情況?
朱曉磊:
因為我們案件中的大量相關主體他們跟小璐根本都不認識,也不了解,基本上是在網上不辨真偽地亂轉載,亂發布。因為他們本身沒有影響力,很多人在拋擲謠言的時候就頂著卓偉的名義,諸如“卓偉稱李小璐出軌”“卓偉稱李小璐劈腿”等。那如果卓偉他真的說過,卓偉就是我們被告。但經過我們公開調查,我們并未發現卓偉通過任何自媒體或在接受采訪過程中發布過此類言論。到底這個源頭是在哪里?我們為了查明事實,依法向卓偉進行了調查求證,并且制作了筆錄。卓偉明確向本律師答復,他從來沒有在任何場合說過李小璐出軌、劈腿等言論。就是因為這樣,所以我們才會對于網絡上那些所謂的加V用戶進行逐一起訴,而沒有把卓偉列為案件被告。因為網上的信息是相關方冒名卓偉的行為。就這個原因。
新浪娛樂:除了我們目前已經勝訴的5起案例,之20起案件進度現在方便透露嗎?
朱曉磊:
李小璐另外20例名譽維權案件目前均已起訴到法院,目前處于法院責令平臺披露相關主體身份信息的階段。當身份信息披露出來,我們會第一時間將披露的實名主體追加為被告,追究相關主體通過侮辱誹謗方式侵犯李小璐名譽權的法律責任。
新浪娛樂:您可以從法律角度,講講現在網絡世界的弊端嗎?
朱曉磊:
網絡暴力是網絡世界的頑疾,在侵犯他人合法權益的同時,也嚴重破壞了網絡環境?!,F在可能李小璐女士她站在了網絡暴力的漩渦里面,是一個最大的受害者,但如果網絡暴力得不到根本的解決,那下一個受害的可能就是我們其中的一個,任何人在網絡暴力肆虐的環境里都很難有真正的安全感。網絡暴力百害而無一利,應受到全民抵制。,這是第一。
第二,為什么目前網絡暴力頻出?在我看來,部分原因可以歸于法律層面。因為從立法到司法,再到執法,有的時候它多少有一些銜接不是很順暢之處。就譬如,雖然目前法律確定了相關網絡平臺必須要實際行實名制,但是在追責相關實名主體的時候,會遇到法律執行方面的障礙,我們是希望相關機構做這樣的一些協調,只要網絡暴力出現,那么被網絡暴力侵害的主體就能第一時間明確鎖定主體,并且讓主體付出法律代價。
第三點,雖然說李小璐此次名譽維權系列案件,從判賠尺度來看,整體上已經超過了很多藝人的名譽維權案件的判賠尺度,但是我們認為這樣一個判賠結果仍然難以彌補對于被侵害人的傷害,也不足以從根本上震懾到相關網絡暴力的實施者。根據我側面了解,相關的網絡營銷號它們背后有利驅動,而且,部分網絡營銷號的利益空間還是比較大的。如果說判賠的數額低于他們進行侮辱誹謗這樣一個事件所帶來的相關利益的時候,可能這樣一份判決對于網絡暴力沒有起到根本的震懾作用。目前,我們更希望看到的是,法律責任加重到相關主體不敢去造謠的程度,這樣,司法判決之社會引導功能更能得以正面凸顯。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