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的電影市場,《復仇者聯盟3》一片獨大,同時上映的其他幾部國產新片關注度微乎其微。其中有一部國產驚悚片《七號公館》最為尷尬,電影上映14小時,票房竟然還不到4萬元,最終票房估計也不會突破50萬元,投資方鐵定會血本無歸。
《七號公館》采用了驚悚片慣用的“暴風雪山莊”模式,把一群參加日本真人秀節目“尋找沙漠幽靈”的年輕人,圈到所謂的中國西部第一靈異鬼屋“七號公館”,讓他們在那里展開了一段詭異的神秘之旅。“暴風雪山莊”模式成就過太多經典作品,小說如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無人生還》《東方快車謀殺案》、電影如《致命ID》《八面埋伏》。
但《七號公館》顯然不是其中之一。影片類型雖然定位于驚悚片,但是創作者的野心明顯更大,一會兒跳躍到喜劇片,一會兒又加入毫不相關的愛情元素,根本無法好好說完一個故事。主線劇情是這些角色以各種奇奇怪怪、不講邏輯的方法死去,但是這些死法,哪怕是不愛看驚悚片的觀眾也會覺得似曾相識,因為編劇就是將其他驚悚片中用爛了的橋段東拼西湊,沒有絲毫創意。而另一方面,該片的特效也是慘不忍睹,演員在眼睛上貼上兩片黃瓜,再打上幾束綠幽幽的光就可以跑出來嚇人,簡直是侮辱觀眾智商。僅取得幾十萬的票房,毫不冤枉。
但是,比這一票房數字更加尷尬的,是國產驚悚片的地位。中國電影發展到如今,必然要更加商業化、產業化,類型片的發展也會更加多元。驚悚片是國外類型片中非常受關注的一種,而在國內,它又有著良好的群眾基礎,所以它的發展,也事關中國電影工業化的成熟程度。然而,目前的國產驚悚片拍攝手法一貫簡單,粗制濫造的制作、漏洞百出的劇情、毫無創意的特效、漫不經心的表演,都在對這一類型的口碑產生不利影響,阻礙其進一步擴大市場容量。甚至有影迷將國產驚悚片調侃為“國產可怕片”,是“一些片方的洗錢利器和一些過氣演員的養老院”“十部里面九部爛”。
實際上,驚悚片在海外是很多新銳影人剛出道時嘗試的一個片種,可以通過其學會一些基本敘事技巧,是很好的練手類型。許多國外的驚悚片,尤其像希區柯克的《驚魂記》《精神病患者》、庫布里克的《閃靈》等,都拍得很有藝術性,花錢也不多。今年刷屏朋友圈的韓國“偽紀錄”驚悚片《昆池巖》、美國大熱的小成本科幻驚悚片《寂靜之地》,也是以小博大、創意取勝的典范。在中國,驚悚片起步比別的類型都要晚,我們當然應當給它一個成長空間,但若是驚悚片創作者一直不思進取,這又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