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森林》,是一部講述愜意鄉(xiāng)村生活、藏有諸多小確幸的電影佳作。這種小確幸,源于對生命意義的尊重,以及對精致生活的追求
究竟什么才是一個人生活的終極目的?越來越多的人,將生活的目的歸于幸福感。和時下青年中盛行的“喪文化”相反,前些年流行一種概念:小確幸。“小確幸”一詞源于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隨筆,意為“細小而確定的幸福”,形容一種稍縱即逝的小美好。
美國著名文化人類學家魯思·本尼迪克特在《菊與刀》一書中,將日本形容為一個重義理和自我修養(yǎng)的國家。在這種義理的約束下,自我修養(yǎng)具有相當?shù)膹娭屏Γ憩F(xiàn)為國民精神上人為的壓抑。這種壓抑,使得人們普遍比較關(guān)注短暫的美好,崇拜櫻花圖騰、花火文化。充滿壓力的都市生活,讓許多人對干凈清新的空氣、秀美多姿的山水、慵懶閑適的貓咪、不同時令的美食心向往之。日本導(dǎo)演森淳一的《小森林》,便是這樣一部講述愜意鄉(xiāng)村生活、藏有諸多小確幸的電影佳作。
在《小森林》中,導(dǎo)演森淳一用細致的筆法,描繪了返鄉(xiāng)青年市子的慢生活。作品雖在戲劇性上乏善可陳,但畫面頗具美感,光線清新明亮,處處蕩漾著一種情懷。偏僻幽靜的小森村里,有春天的和風、夏天的雨水、秋天的豐收和冬天的爐火,讓人只看一眼就仿佛步入了世外桃源。觀賞過程中,筆者反復(fù)想到一個詞:幽玄。
“幽玄”的審美意識,形成于日本中世,講究一種“意在言外,境生象外”的表達方式,追求一種不言而喻的審美愉悅。這種美學體驗,貫穿在《小森林》的始終。“寒來暑往,秋收冬藏”,在四季變遷中,小森村日復(fù)一日地繼續(xù)著生命的輪回;“見微知著,守正待時”,在人生的分叉口,女主角市子心境平和,孤獨而精細地生活著。導(dǎo)演森淳一對空鏡頭的靈活運用,將自然萬物表現(xiàn)得至真至簡、耐人尋味,將小森村的空靈幽寂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在寓情于景的表達中,無限超脫之意境生象外,讓人欲辨已忘言。
每個季節(jié)都有天然的物候萌發(fā),也有時令菜品可以雕琢和品嘗。食材本身并不是那么重要,對簡易食材的珍惜和體味才彌足珍貴。如果在烹飪過程中,能夠像《小森林》中的市子一樣,對每種食材、每個步驟都傾注敬畏感和儀式感,那么做菜就不再是一件勞累的差事,而是一種生活的藝術(shù)。期間,各種小確幸也會紛至沓來,讓我們更加享受生活、熱愛生活。這種小確幸,源于對生命意義的尊重,以及對精致生活的追求。
面對壓力和挫折,許多人習慣于從悲觀主義視角去解讀生活,放眼望去,只覺得滿目瘡痍。在這種消極的情緒中,便會自覺不自覺地把希望寄托在可望不可即的遠方,忽略了那些近在咫尺的美好。《小森林》的美好,不僅表現(xiàn)為自然環(huán)境的美麗,或是為觀眾勾勒一種理想的田園生活,它更多地表現(xiàn)了一種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活方式。只要積極發(fā)現(xiàn)、用心感悟,你會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小確幸隨處可見。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