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馮麗)近日,西安市舉行“秦創原梧桐樹科轉行動”工作推進會,進一步挖掘全市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富礦,留住更多人才團隊,推動“四鏈”深度融合,努力將高校院所科技資源優勢轉化為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西安科教資源豐富,科技綜合實力、技術創新能力位居全國前列。2022年,西安以2881.30億元的技術輸出成交額,位列全國第三、副省級城市第一。今年7月,西安市啟動“秦創原梧桐樹科轉行動”,聚焦成果就地轉化落地過程中校地對接不暢、要素保障不力、市場化機構作用發揮不明顯等問題,建立人才科技成果就地轉化常態化對接機制,成立市、區兩級工作專班,深入挖掘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和可轉化項目,相關區縣和意向企業按照項目清單充分對接,匹配土地、規劃、金融、行政審批等多維度要素保障,遴選技術轉移機構和技術轉移人才全程參與,實現市區兩級發力、部門聯動、校地一體、產學研金協同。
根據《西安市“秦創原梧桐樹科轉行動”實施方案(試行)》,2023年8月—12月為?行動實施階段。力爭每年挖掘高校院所科技成果項目1800項;每年500個項目進入西安高校院所就地成果轉化項目庫;每年實現對接服務500名人才(團隊);通過秦創原梧桐樹科轉行動實現300項以上高校科技成果就地轉移轉化,其中落地注冊公司50家以上;并促進區縣不斷完善成果轉化政策,優化空間布局,加大載體建設和孵化服務力度。
據悉,近年來,西安市“政校企互動、產學研用結合”在科技賦能高質量發展方面已有許多成功案例。其中,重卡產業鏈和軌道交通產業鏈博士團、鈦及鈦合金產業鏈博士團與陜西同力重工和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開展合作,并促成900余萬元的技術合同。去年,全市有代表性的20家高校院所共產出科技成果17000多項,主要分布于先進制造、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等領域。這些都將成為秦創原梧桐樹科轉行動所要挖掘的科技成果富礦。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8
頭條 23-09-07
頭條 23-09-07
頭條 23-09-07
頭條 23-09-07
頭條 23-09-07
頭條 23-09-07
頭條 23-09-07
頭條 23-09-07
頭條 23-09-07
頭條 23-09-07
頭條 23-09-07
頭條 23-09-07
頭條 23-09-07
頭條 23-09-07
頭條 23-09-07
頭條 23-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