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持續深化綜合改革,今年5月,教育部辦公廳印發《基礎教育課程教學改革深化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在教育部官網、人民教育等公眾號刊發專家學者解讀文章,廣泛收集地方和學校落實行動方案的考慮與做法等。教育界及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熱烈討論,認為《行動方案》圍繞課程實施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進行部署,為改革提供了行動指南。
貫徹落實中央有關文件,教育部重點從課程、教學、評價、支撐及加強科學教育等方面入手,深入推進課程教學改革,促進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
一是加強課程實施指導。近年來,教育部修訂頒布了義務教育、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基礎教育課程體系進一步完善;督促省級強化課程實施制度建設,確保各地各校落實國家課程方案;組織開展新課程國家級示范培訓,累計開發124節培訓課程,累計1700萬人次的教師觀看,累計點擊量超過2億次,為學校和教師實施課程提供指導。
二是推進教學方式變革。落實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聚焦核心素養導向教學設計、作業設計、考試命題等重難點問題,深化教學方式改革;在學科課程基礎上,新增特殊教育、實驗教學兩類“基礎教育精品課”,加強示范引領;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開通pad端和PC端,上線“實驗教學說課”“科學公開課”“給孩子們的大師講堂”等優質資源,資源總量增至5.04萬余條;實施國家基礎教育優秀教學成果推廣應用計劃、中西部教學支持計劃;建好建強中小學教研體系,強化教研專業引領。
三是推動評價牽引。發揮評價導向、診斷、反饋作用,推進核心素養立意的教學評價,建設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指南自評系統,加強綜合素質評價和學業水平考試指導,引導各地各校進一步強化評價牽引作用。加強教學評一致性研究,促進依標命題、教考銜接。科學提升教師教學評價能力,改進和完善學生評價。
下一步,將全面推進《行動方案》實施,推動基礎教育課程教學改革走深走實。一是收集地方和學校落實行動方案的思路舉措和經驗做法,加強交流分享;二是發揮教研專業指導和數字賦能作用,為行動方案實施提供更多專業和資源支撐。三是強化課程實施指導與監測,推動國家課程方案有效落實;四是評估《行動方案》實施情況,研判問題,對癥施策。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30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
頭條 23-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