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融媒體教育局長訪談
天津市薊州區針對教師隊伍中長期存在的難點問題,開出了一攬子方案,從整體上提升教師隊伍的素質水平。天津市薊州區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花宜春做客中國教育報“融媒體教育局長訪談”直播間,就該區教師隊伍建設方案接受了記者的專訪。
師德師風,評價第一標準
記者:這幾年,薊州區的教師隊伍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涌現出一大批愛崗敬業的好老師。這與薊州區這幾年狠抓教師隊伍建設,尤其注重師德師風建設的努力分不開。將師德師風建設落在實處,薊州區的具體方案是怎樣的?
花宜春:一直以來,我們始終把師德師風作為教師隊伍素質評價的第一標準,堅持全面從嚴管理標準和樹立正面典型“兩手抓”,努力打造高素質教師隊伍。
第一是嚴格管理。先后制定出臺《薊州區教育系統關于建立師德承諾書和師德檔案的管理辦法》《薊州區教育局關于進一步貫徹落實新時代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的實施辦法》《薊州區教師禮儀規范細則》等多項制度規定,將師德評價作為教師年度考核的核心內容,考核結果計入教師檔案。同時,我們不斷嚴明紀律要求,對師德違規問題堅持“零容忍”,實行師德師風問題一票否決制。近年來,共查處違反教師職業道德行為案例6起,通報違反師德師風典型案例10批71起,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
第二是樹立正面典型。我們每年開展“我贊身邊好黨員好教師”演講比賽,挖掘身邊教師優秀典型,目前已舉辦10屆;定期刊發優秀教師事跡,展現廣大教師師德情懷;加大師德先進典型評選力度,每年評選師德模范10人、師德標兵50人、師德先進個人100人,弘揚正氣,激勵先進。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記者:我看到,在教師專業素質提升方面,薊州區也有很多動作。聽說咱們的“大比武”非常精彩,在活動設計上有很多巧思。請您給我們具體講講。
花宜春:隨著“雙減”的持續推進,全面提高教師能力、水平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嚴肅課題。經過我們認真研究,并結合推進“雙減”工作遇到的實際問題,決定在全區開展“大教研、大培訓、大比武”三大行動。
一是以“五定要求”促落實,全員性開展大教研行動。全區以教育集團、聯合學區為牽頭單位,按照“定時間、定地點、定方式、定主題、定召集人”的要求,整體推進干部教師全員大教研行動落實。
二是以“三個結合”促提升,全方位推進大培訓行動。構建干部教師培訓體系,采取“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理論指導與實踐鍛煉相結合、集體培訓與自主研修相結合的方式,積極推進干部教師全員大培訓活動。
三是以“比武賽課”促高效,全覆蓋開展“大比武”行動。按照鄉鎮學校、直屬學校分組,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分層,以干部、教師進行分項,新教師、中青年教師、資深教師分類別,搭建不同層次的比武平臺。
三項行動的開展,極大地開闊了教師的視野,提高了職業技能,為薊州區教育事業改革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記者:薊州區的培訓除了課程研訓,還非常注重跟崗鍛煉,這是出于怎樣的考慮?
花宜春:多年來,我們的教師培訓形式較為單一、渠道較為匱乏。為了改變這種現狀,2021年,在天津市教委的大力支持下,我們與天津市和平區、河東區和天津一中開展了教育合作交流共建的“2366”工程:選派20名校(園)長、30名中層干部、60名班主任、60名學科教師,分別到兩區一校參加一個學期的跟崗實踐。派出人數之多、時間之長、范圍之廣前所未有。
2022年,我們又引入北京師范大學教育集團和北京明遠教育書院等高端優質教育資源,打造薊州教育交流與合作“2366”升級版,每學期繼續選派優秀干部教師參加京津兩地高端教育培訓和跟崗實踐活動。
此項工程極大地開闊了干部教師的視野,有效提升了他們的整體素質和業務水平,對全區學校辦學水平的整體提高和城鄉均衡一體化發展都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課堂變精,課程變活
記者:正如您所說,教師長了本領,有了信心。我很想知道,教師成長帶來了什么?現在,薊州區的課堂變了嗎?課程變了嗎?
花宜春:第一是方向明確了,課堂變精了。通過全方位開展教研、培訓等一系列活動,教師們的教育理念更加科學,教學方向更加明確,教學行為更加規范,這些改變也帶來了深層次的課堂變化。教師們精心鉆研課堂教學,研究高效課堂模式,通過練兵磨課和有針對性的教研,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徹底改變了過去課上滿堂灌、課下瘋狂練的模式,更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第二是目標清晰了,課程變活了。各校因地制宜積極開發校本課程,在“五育”并舉上形成了鮮明的“薊州特色”。一是大力開發區級實踐課程資源,以項目式學習的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實踐課程。在2021年度全球StarT項目式學習中國賽區優秀項目展評中,薊州區2個案例被評為“2021年全國中小學項目式學習優秀案例”。二是發揮薊州革命老區地域優勢,依托全區162處紅色教育資源、30個紅色教育基地和5條精品紅色教育線路,積極開展以愛黨愛國愛家鄉為主要內容的思政教育。三是先后建成455處校內勞動教育基地、144處校外勞動教育基地,遴選建設24處校外勞動教育合作基地,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開展勞動教育實踐課程。四是以具有天津地方特色的戲曲、曲藝、剪紙等藝術形式為重點,開展文化傳承社會實踐與研學活動,弘揚津沽傳統文化。
記者:看得出,您用情用心用力做教育,從長遠出發,做好“人”的文章。對未來的薊州教育,您還有哪些期許和設想?
花宜春:薊州區現有在職教師9200多名,基數比較大,但是名校長、名教師相對較少。下一步,我們將集中優勢資源大力培養名教師、名校長,以優秀引領、典型帶動的形式促進教師隊伍的整體向強向優發展。
我們將重點實施“四項工程”——
一是進一步實施師德提升工程,建立完善教師思想道德建設長效機制。
二是實施名教師名校長培養工程。建立薊州名師、名校長資源庫,力爭在5—10年內培養一批在全區、全市乃至全國都具有一定影響力和知名度的學校管理專家和學科名師。
三是實施新教師培養工程。有針對性地制定新教師短期、中期、長期培養計劃,督促指導新教師“一年合格、三年骨干、五年優秀”。
四是實施青年骨干教師梯隊培養工程。遴選一批學科基礎扎實、具有創新能力和突出發展潛力的優秀青年教師進行重點培養,為名教師成長打造“蓄水池”。
《中國教育報》2023年07月12日第6版
頭條 23-07-12
頭條 23-07-12
頭條 23-07-12
頭條 23-07-12
頭條 23-07-12
頭條 23-07-12
頭條 23-07-12
頭條 23-07-12
頭條 23-07-12
頭條 23-07-12
頭條 23-07-12
頭條 23-07-12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
頭條 23-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