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蘭花是花中之君子,出自深山幽谷之中,享受寂寞、耐住寒冷,避開塵世的喧囂,以芬芳享譽人間。許多文人對蘭花情有獨鐘,他們往往以蘭花自喻。《樂府詩集》記載:“(孔子)自衛(wèi)反魯,隱谷之中,見香蘭獨茂,喟然嘆曰:‘蘭當為王者香,今乃獨茂,與眾草為伍。’乃止車援琴鼓之,自傷不逢時,托辭于香蘭云。”孔子曾周游列國,想游說各國君王“以德治國”,結果碰了一鼻子的灰塵。他從衛(wèi)國回到自己的國家后隱居山谷,見蘭花與眾草為伍,乃鼓琴演奏,發(fā)泄自己心中的苦悶無奈之情。孔子以蘭花自喻,他彈奏的曲子也名《幽蘭操》。
我曾讀到清代文人李漁嗜蘭花如命的故事,據(jù)說李漁為了到南京看蘭花傾盡家產(chǎn)。故事真假難辨,但世上愛蘭花的人確實不少。如今,只要走進喜歡蘭花的朋友家,往往會有吊蘭、盆景蘭等。清朝黃圖珌所著的《看山閣閑筆》中寫道:“蘭獨守貞擇祿,不類他卉。置之盆中,攜近書案間,自有一種善氣迎人。”
曾經(jīng)去一個朋友家,剛進客廳就看見左右角各有一個案幾,上面放著用青花瓷缽栽種的蘭花,一股清雅之氣撲面而來。而我最喜歡的,是在書桌上放一小盆蘭花,盆托用白色瓷器。平日閑時翻閱書籍,書籍的墨香與蘭花的幽香一起飄入心扉,這種意境該是多么醉人。
蘭花品類很多,各類都能去俗。我去花卉市場時,經(jīng)常看到一個老人拖著一輛大板車,車上擺放著幾類蘭花讓愛花之人挑選。一次,我一眼看中兩盆蘭花,價都沒有還就購買到家。蘭花被我擺在陽臺上,早晚各澆一次水,閑暇時刻便觀蘭自娛。隨著時光的流轉,家中的蘭花枝蔓也越發(fā)修長,一根一根從陽臺上垂下來,葉片也像跳動的小鳥,在微風中搖曳多姿。
在花卉市場曾偶遇一個賣野蘭花的人,他說:“這樣的野蘭花放在家里,香氣可以溢滿全屋,而且開的花也很奇特。”野蘭花價格不菲,我正在猶豫,花卻被別人買走了。賣花人說那盆野蘭花是他養(yǎng)了多年的精品,我內(nèi)心感覺更加可惜了。后來再也沒有遇到那個賣野蘭花的人,不知道他所賣的那盆野蘭花是不是真開出了沁人心脾的芳香?
翻閱古詩詞,贊嘆蘭花的句子真不少。唐朝大詩人李白寫道:“孤蘭生幽園,眾草共蕪沒。雖照陽春暉,復悲高秋月。飛霜早淅瀝,綠艷恐休歇。若無清風吹,香氣為誰發(fā)。”詩中的蘭花是詩人孤寂清高的自我寫照。北宋大文豪蘇軾在一首《浣溪沙》中寫道:“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蕭蕭暮雨子規(guī)啼。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詞中的蘭花剛長短芽,是不是也別有一番意趣呢?民國女俠秋瑾也在《蘭花》詩中寫道:“九畹齊栽品獨優(yōu),最宜簪助美人頭。一從夫子臨軒顧,羞伍凡葩斗艷儔。”這首詩中的蘭花其實就是作者自己的化身,表達了秋瑾要效仿蘭花的氣節(jié),做一名女中豪杰。最終,秋瑾也實現(xiàn)了自己“女中豪杰”的愿望,為國捐軀而去,芳香永留史冊。
蘭花本獨自開在幽深的峽谷中,雖然默默無聞,但依然散發(fā)著素雅高潔的幽香。無論進入高官厚祿之家,還是進入平民百姓之戶,蘭花都不會改變自己清高脫俗、雅致芳香的精神和氣節(jié)。
(作者單位系江西省都昌縣白洋中學)
《中國教師報》2023年06月28日第16版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8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
頭條 23-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