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江西省醫藥學校始終堅持“質量立校、品牌強校”的發展戰略,經過幾代人30多年的建設,學校在基礎設施、辦學機制、內涵建設、服務社會等方面建設成效顯著。學校是全國首批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教育部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學校、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項目單位、江西省高水平中等學校建設計劃立項單位、江西省產教融合項目建設單位。學校圍繞實踐育人、心理育人、環境育人、技能育人、教研育人等方面積極開展探索。
開創“雙立”綜合實踐育人新理念
針對中職學生普遍存在的組織紀律較差、責任意識淡薄、意志力不強等問題,以及中職學校德育模式相對單一、成效不佳等問題,學校黨委2011年創立了以“立德樹人、立技成才”為內涵的“雙立”德育實踐班,發展至今,在學生管理中起到“壓艙石”的作用。
堅定理想信念,樹立“贏在終點”成才觀。“雙立”強調“贏在終點”的成才觀,“雙立”學子每天堅持晨跑、晨練,磨煉意志;每周開展分享交流會,不斷總結提高;每學期參加公益活動,深入社區、養老院、福利院,在實踐中提升服務意識和奉獻精神。
堅守初心使命,深化“面向人人”教育觀。“雙立”強調“面向人人”的教育觀,關注的是全體學生,這也是教育的初心使命。“雙立”學子通過參加優秀畢業生報告會,學習先進典型;參加讀書活動,摘抄讀書筆記,撰寫學習心得。
堅持自強不息,踐行“三自一養”管理觀。“雙立”采用“三自一養”管理模式,引導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激勵、自我提高,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學生們通過參加各類技能培訓、競賽、第二課堂及社團活動,夯實了專業知識,提升了專業技能。
探索“四著力”全面心理育人新路徑
心理健康問題是當前中職學生最大的安全隱患,學校高度重視、全面謀劃,聚焦“四個著力”,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路徑。
著力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強化目標管理,滿足學生需求。建設了800平方米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設有“情緒宣泄室”“團體音樂放松室”“減壓放松室”“自信心訓練室”“案例督導室”等功能豐富的心理教室,讓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成為學生宣泄情緒、釋放壓力的心靈港灣。
著力構建“五育并舉”格局,強化源頭管理,增強教育合力。面向全體學生開設心理健康必修課;開齊開足體育與健康課;開設藝術選修課程;將勞動教育與專業課相結合,學生在切藥、篩藥、種植中藥等教學活動中提升勞動意識、體會勞動精神;弘揚傳統文化太極拳,充分發揮體育、美育、勞動教育及校園文化的重要作用,構建以德育心、以智慧心、以體強心、以美潤心、以勞健心的“五育并舉”大格局,全方位促進學生心理健康。
著力健全預警機制,強化過程管理,提升及早發現能力。建立學校、處室、班級、寢室四級預警體系,每年開展一次心理健康測評,每月開展一次心理健康研判,班主任每周到學生宿舍查房、談心,寢室長每天向班主任匯報異常情況、及時反饋問題。開通24小時心理危機干預熱線和QQ線上咨詢服務。上下聯動、渠道暢通,提升及早發現能力和日常咨詢輔導水平。
著力發揮協同效應,強化效果管理,提高干預處置能力。學校成立心理評估小組,制定應急工作預案,對學生心理異常情況進行綜合評估、分析研判。定期與家長溝通交流,全面了解學生心理狀況;依托南昌大學第一、第二附屬醫院簽訂醫校合作協議,建立醫校合作平臺。健全家、校、醫協同機制,提高心理危機事件的干預處置能力。
建立“衣學行”全方位環境育人新思路
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作為后勤保障工作的落腳點,著力改善校園環境,不斷提升師生幸福感。
衣著藥味:注重在形象上塑造醫藥從業者的良好形象。實訓實驗課均要求學生穿標志性服裝“白大褂”上課,進行中藥鑒別、藥片壓制、顆粒包裝以及質量檢驗等,學生逐步沾上“藥味”,樹立專業自信。
學有藥規:注重在教學場地中融入醫藥從業人員規范。營造中醫藥傳統文化環境,讓諸如“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的傳統古訓可視化;課前誦讀“合理用藥、準確調配”“規范操作、細致觀察”等從業標準,學生在專業教學場地感知、認同、踐行行業規范。
行在藥園:注重在校園綠化中融入傳統藥用植物。依勢而建本草園,獨創了具有特色的園林式藥用植物園,是集實踐教學、研究、休閑于一體的公園式藥用植物園,引種栽種藥用植物500余種。景觀園林,小橋流水,賞心悅目,為學生課余生活提供休閑去處;每種植物旁邊的標牌,標有科屬、功效,學生可辨認、識別,感受藥用植物的生長過程,是最好的“教具”。
構建“三融合”立體技能育人新模式
“技能,讓生活更美好”,學校始終圍繞專業定位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努力讓每個人都有出彩的機會。
主輔融合:構建了“主課堂+輔課堂”的技能培訓策略。各專業按照國家教學標準開足開齊實訓課程,每專業輔助開設一門選修課。本策略延伸了課堂教學的時間,解決學生課上“練不足”的問題。課內課外,相輔相成,形成“主課堂教會學會、輔課堂重點提升”相互協同、相互補充的教學策略,現學校開設20門技能選修課,每期覆蓋學生600余人。
專創融合:打造了“專業技能+創業教育”的技能拓展策略。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專業教育,通過開設SYB創業培訓課程,激發學生創業意識;鼓勵支持學生開辦“藥校養生堂”“中藥香囊”“精準篩查,健康瘦身”等創業項目,培養學生創業能力;將雙創教育融入專業教育,提升了學生專業技術遷移能力、專業技能應用能力、技能創新能力。
課賽融合:形成了“核心課程+技能競賽”的技能提升策略。各專業聚焦本專業崗位核心能力,對接世賽、國賽、省賽項目,將比賽任務轉化為專業課程教學模塊,通過“學訓一體、賽教融合”,將學生變成“選手”、將賽項變成“任務”、將教師變成“裁判”、將課堂變成“賽場”,實現教學過程與大賽流程深度對接。
形成“項目載體、機制驅動”教研育人新局面
學校聚焦“三教”改革,積極開展課題、項目、教材、教師標準等研究,打通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最后一公里”。
依托項目載體,驅動提高辦學質量。學校目前正在實施的項目有:國家級教師教學創新團隊項目1個、省級教師教學創新團隊2個、江西省高水平中等職業學校建設項目1個、江西省特色專業群項目3個、江西省提質培優行動計劃項目承接19項、《技工教育“十四五”規劃》任務承接8項。項目中包含專業建設、師資隊伍建設、課程建設、社會服務等內容,依托項目推動學校整體辦學能力、辦學質量的提高。
堅持探索研究,教研教改取得新突破。建立“六級”教師發展標準,打通教師成長通道,教師綜合能力顯著提升。獲批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1個、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1個、省級教師教學創新團隊2個,教學能力大賽獲得國家獎項6項、省級獎項44項。積極組織教師參與教材及課程建設:主編全國中等職業教育藥學類規劃教材31本,主持建設國家級教學資源庫5個。開展課題研究,解決教學難點:承擔并完成國家級教育教研課題9個,“傳統中藥人才現代職教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榮獲職業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是迄今為止全國中藥職業教育唯一的教學成果獎。
(作者單位系江西省醫藥學校)
《中國教育報》2023年06月13日第6版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3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
頭條 23-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