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每當看到學生“迎戰”高考,30多年前父親陪我去參加高考的場景總會清晰地浮現在眼前。
高考前兩天,學校放假讓我們回家準備高考期間的所需物品。與其說回家準備所需物品,倒不如說回家放松一下心情。回到家那天,母親早早做好晚飯,席間對父親說:“別家的孩子都有人陪著去高考,明天你也去陪陪孩子。”正在咀嚼食物的父親嘴里蹦出一個字:“好!”
我家住在偏僻的農村,交通十分不便,距遠在縣城的高考考場有60多公里,其中還有10多公里的崎嶇山路。高考前一天,東方剛剛出現瑰麗的朝霞,村子的屋頂上次第飄著縷縷炊煙,父親就陪著我奔赴考場。徒步兩個小時后我們才搭上開往縣城的班車,又經過3個多小時的長途顛簸,下車的我早已分不清東南西北。父親一手提著尼龍編織袋,一手攙扶著我,好不容易才找到離考場較近的一家旅館。可這家旅館已經被早來的考生住滿了,我說另找旅館,執拗的父親卻認定這家,原因是這里距考點近不會影響考試。于是,父親苦苦哀求旅館老板,好心的老板將自己住的一間屋子讓了出來。
這間屋子空間狹小,只有一張床和一把三人座的靠椅,但能就近住下我們就非常高興了。父親把編織袋丟在床上,就帶著我去熟悉考場,了解考場周圍的環境。從考場回旅館的路上,父親帶我到一家小吃店,一向“摳門”的父親卻大方了一回,拿起桌上的菜單大聲點起菜來:木耳肉片、魚香肉絲、三鮮湯、石磙蛋……點菜完畢,父親念起家鄉的民謠:“雞蛋全身是個寶,高考學子離不了。每頓一個石磙蛋,一定考個好狀元。”
回到旅館已是萬家燈火之時,父親打開小窗轉頭對我說:“明天考語文,是否還看看書”“或者不看書也行,早些睡,養好精神,明天好好考試”……從父親的話語中我讀懂了他的意思,他還是希望我再溫習一下明天要考試的科目。于是,我拿出語文課本,將課本中的文言文仔細看了一遍。一旁的父親一邊擰開鋼筆帽吸滿墨水,一邊為我削好鉛筆,將準考證放在我的枕邊。快到十點半時,父親催我睡覺:“我就睡靠椅,你睡床上……”
望著眼前的靠椅我呆住了,不知該用什么語言反駁,一把三人座的靠椅怎能躺得下魁梧的父親?我強烈要求父親一起擠在床上睡,父親卻不理會,一邊用命令的口吻喊我趕快睡,一邊把編織袋放在靠椅的一端當枕頭,右手快速關掉電燈,蜷縮著身子躺了下去。
考完語文走出教室,遠遠望見大門外黃果樹下等我的父親。我連忙小跑過去,父親沒有過多問我考試情況,而是把手搭在我的肩上,微瞇著雙眼望著我,臉上寫滿了慈祥和關切。隨后的幾場考試,父親都會早早送我進入考場,再回到那棵黃果樹下等我,幾乎定格成一種姿勢、一種表情。父親高大的身影就像一尊雕塑,我從這尊雕像中汲取了無窮的養分和力量,最終圓了全家人心心念念的“大學夢”。
父親是一種歲月,是一篇永遠也寫不完的故事,這些故事常常在我心靈深處震撼著,這些記憶也會永遠珍藏在我的心中。
(作者單位系貴州省安順市平壩區馬場鎮新藝學校)
《中國教師報》2023年06月07日第16版
頭條 23-06-07
頭條 23-06-07
頭條 23-06-07
頭條 23-06-07
頭條 23-06-07
頭條 23-06-07
頭條 23-06-07
頭條 23-06-07
頭條 23-06-07
頭條 23-06-07
頭條 23-06-07
頭條 23-06-07
頭條 23-06-07
頭條 23-06-07
頭條 23-06-07
頭條 23-06-07
頭條 23-06-07
頭條 23-06-07
頭條 23-06-07
頭條 23-06-07
頭條 23-06-07
頭條 23-06-06
頭條 23-06-06
頭條 23-06-06
頭條 23-06-06
頭條 23-06-06
頭條 23-06-06
頭條 23-06-06
頭條 23-06-06
頭條 23-06-06
頭條 23-06-06
頭條 23-06-06
頭條 23-06-06
頭條 23-06-06
頭條 23-06-06
頭條 23-06-06
頭條 23-06-06
頭條 23-06-06
頭條 23-06-06
頭條 23-06-06
頭條 23-06-06
頭條 23-06-06
頭條 23-06-06
頭條 23-06-06
頭條 23-06-06
頭條 23-06-06
頭條 23-06-06
頭條 23-06-06
頭條 23-06-06
頭條 23-06-06
頭條 23-06-06
頭條 23-06-06
頭條 23-06-06
頭條 23-06-06
頭條 23-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