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2023年以來,北京、廣州、濟南、大連等地發布了義務教育學位預警。北京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17—2022年北京已累計增加了18萬個中小學學位,并計劃在2023年繼續增加2萬個中小學學位。這些學位壓力源自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實施當年出生人口的大幅增長。在短短一年生育高峰后,從2017年起,我國出生人口持續快速下滑,從當年的1723萬人降至2022年的956萬人。而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人口減少85萬人,我國由此進入人口負增長時代。
教育本就是一種供給服務,服務什么、如何服務應緊跟需求變化而變化,要因勢而動、順勢而為。隨著出生人口的持續下降,教育當未雨綢繆,早規劃、早部署。
學校布局要精準規劃。學校的擴建和整合是教育發展中的兩駕馬車,并駕齊驅,才能行穩致遠。哪些地方的學校要合,哪些地方的學校要拓,需要各地教育主管部門經過精準調研后,在專家反復論證的基礎上審慎進行,不宜盲目亂動,而且要有遠景規劃和近期規劃。每一個掌舵者應樹立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我的心態,積極謀劃教育發展,進行科學頂層設計,拓要拓得合情合理,撤要撤得合乎規律。否則,不但會造成教育資源的大量浪費,還可能破壞當地教育生態。
師資供給要適當縮減。全國有多少中小學生?不同學段有多少教師?未來各地學生的數量會發生哪些變化?各級各類學校應有一個精準預測,然后制定專業發展策略。比如一些高校的師范類專業當撤得撤、該縮得縮,不能再盲目擴張。這既是高校自我發展、持續發展的需要,也是對學生負責,對社會負責。
教育策略要因時而動。班級制教學是我國學校人才培養的一種常態模式,短期內不會發生改變,但未來的班級制將不同于以往的班級制,學生數量大幅減少,由大班制轉向小班制。因此,育人方式會從“大水漫灌”轉向“精準滴灌”,教師的教學理念要適應這種新常態,在個性化教學上重新設計、重新規劃,以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從而大幅提高育人質量。
硬件設計要適應小班化教學的客觀實際。班級教學是在一定環境下進行的,其中物理環境是最基本的環境。而教室、操場、功能室等,又是最基本的場所。因此,學校在規劃部署時應考慮這個最大的實際,當小而精、小而全、小而特,以適應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要,為教育提質增效提供充分的設施、設備保障。
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也要換擋升級。隨著學生數量的減少,家長對教育的關注度、重視度也會日甚一日,而這對教師的教學水平提出新的要求,既要當多面手,樣樣涉獵、樣樣精通,能給學生全方位的指導,同時又要做到術業有專攻,對所教學科有過硬的理論水平、扎實的教學功底,能為學生科學發展精準助力。否則,教師將難以得到家長的認可,面臨下崗的危險。
此外,對教育供給側產生影響的不僅是學生數量,還有飛速發展的信息技術、國家對人才培養質量的需求等。因此,無論教育主管部門、學校還是教師、家長等,都應做好應變的準備,以過硬育人能力的不變應萬變,同時又以育人方式方法的善變來應變,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作者單位系山東省鄒城市中心店鎮老營小學)
《中國教師報》2023年03月15日第3版
頭條 23-03-16
頭條 23-03-16
頭條 23-03-16
頭條 23-03-16
頭條 23-03-16
頭條 23-03-16
頭條 23-03-16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
頭條 23-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