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群眾關切的教育事
家住湖南省長沙市的劉先生發現了一個特別的交通現象,前些年,一到星期五,郴州、永州、衡陽、邵陽、婁底、懷化等地前往長沙的高鐵票源就十分緊張:車票都被周末“陪讀大軍”搶走了。不過,“每到周五,一票難求”現象如今已然改變,前往長沙的高鐵票變“冷”了。其間究竟發生了什么?
“掐尖”現象催生“周五現象”
“搶票!搶票!”孩子在長沙上中學的那6年,家住永州的郭女士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每周搶票,“有時買不到票,還得請同事、朋友幫忙,很多次只買到中途的站票。”
這一現象曾在湖南很多地方出現。新邵縣教育局副局長石小毛告訴記者,2021年以前,該縣也出現了一股去長沙讀書的熱潮,學習成績及家庭經濟較好的學生都往長沙跑。“城里的比較多,每到周五就組團一起去長沙探望孩子?!?/P>
正是家長如候鳥一般,周末在兩地來回“遷徙”,造成了周五高鐵一票難求的現象。而“周五現象”的背后,又與“掐尖”現象分不開。
從本世紀初開始,長沙部分省示范性高中通過與社會培訓機構、中介機構,以提前招生、超計劃招生和高額物質獎勵招生等手段到其他市州“掐尖”,市州直屬學校又到縣里“掐尖”?!皩W生初中沒畢業就被挖走了?!庇乐菔幸晃婚L期分管基礎教育的領導對搶挖生源現象深有感觸。他表示,早些年,“掐尖”擾亂了招生秩序和教學秩序。
永州二中是隸屬冷水灘區的區屬高中,2020年以前,校長蔣小鐵每年開學最頭痛的事就是不知道有多少學生到校。“教育局給我們每年1200個新生招生指標,但開學時到校的只有800多人。走了的300多人,都是成績靠前的學生,大多去了省示范性高中。”蔣小鐵介紹,隨著優質生源流失,不僅讓很多家長對學校失去了信心,也讓部分教師對學校發展失去了信心,優秀教師也開始流失。
有著同樣困境的還有郴州汝城一中。“作為一所邊遠山區的縣城中學,發展中遇到最大的困境就是留不住本地優質生源?!痹撔PiL葉優良說,由于高中招生不規范,優質生源流失,很多教師選擇離開;教師流失又加速了生源逃離。
重拳遏制招生亂象
記者了解到,“掐尖”現象不僅嚴重破壞了教育生態,還嚴重增加了家長的教育焦慮,加重了經濟負擔。
汝城縣的黃先生開了一家雜貨店,收入可觀。從初中開始,他就托朋友把兒子送到長沙上學,孩子的母親專職陪讀。“租房、伙食、車費、學費、特長班……多得很!真的很麻煩?!秉S先生說。
“那時吃也沒吃好,睡也沒睡好?!奔易∩坳柺械膭⑾壬恐芏甲哞F去長沙探望孩子。
不僅經濟成本巨大,孩子“異地上學”,家長和孩子還都花費了大量看不見的成本?!拔覀儍刃暮軗?、很牽掛孩子。”讓郭女士遺憾的是,沒有在孩子最需要陪伴的時候給予充分的陪伴,“孩子一個人在外讀書,心理壓力很大。女兒考上大學后跟我說,‘媽媽,如果你不能陪伴弟弟,就別把他送到外地讀書了’。”
盡管花費巨大,多名家長向記者表示:“把孩子送到長沙讀書,不一定都有預想中好的結果。”永州的周先生表示,他有幾個同學、朋友的孩子在長沙上學,有的孩子始終融入不了當地環境,本來入學時孩子非常優秀,“但后來跟不上了”。
湖南省教育廳深刻認識到“掐尖”現象對全省普通高中教育良性發展的危害,在深入分析形勢后,下定決心遏制“掐尖”熱。
“當時面臨多重壓力?!焙鲜〗逃龔d有關處室負責人告訴記者,很多人明知“掐尖”現象影響很壞,但又陷入其中不能自拔。很多家長認為孩子一旦考上了長沙優質高中,一只腳就踏進了名牌大學,因此就算砸鍋賣鐵也要送孩子去長沙。
2020年4月,湖南省教育廳出臺禁止跨區域招生的政策,其核心一條就是,未經省教育廳批準,公辦普通高中嚴禁以任何名目跨市州招生;未經市州教育行政部門批準,公辦普通高中嚴禁以任何名目跨縣市區招生。2021年、2022年,教育廳又先后出臺進一步規范中小學招生入學的文件。
這些政策一出臺就引發社會強烈反響。湖南省教育廳一方面通過媒體廣泛宣傳引導,積極改變社會認知;另一方面深入整頓整改違規招生行為,對違規招生行為絕不手軟,嚴肅約談了長沙4所省示范性高中,公開通報了6所違規招生學校,并嚴肅查處了湘潭縣違規招生行為,免去了相關人員縣教育局局長和副局長職務,在全省引起極大震動。
規范招生帶來可喜變化
湖南以“快刀斬亂麻”的姿態,嚴格規范招生行為,重拳遏制招生亂象。3年來,湖南基本堵住了“掐尖”渠道,“擇校熱”迅速冷卻。
“最直接的是優質生源外流現象得到有效遏制,優秀教師外流也減少了?!笔∶嬖V記者,3年前“五一”期間外地學校組織的很多大規??荚?,或者在周末組織的考試,現在都銷聲匿跡了。
“第一,整個招生秩序規范有序了,提前招生、買賣生源、亂打廣告等招生亂象得到了有效遏制;第二,給各縣域高中帶來了信心和希望,各學校有了自己的好生源,教師就有了信心;第三,減輕了老百姓的焦慮和負擔,不再跟風送孩子去外地上學?!币晃坏丶壥薪逃诸I導高興地說。
對縣域高中來說,留住了生源,帶來的是更多信心。蔣小鐵高興地說:“現在,學校生源穩定了,到校率超過了90%,教師們的信心更足了。”
作為一所農村普通高中,新邵三中的硬件和師資相對較差,優質生源較少。校長陳斌介紹,規范招生前,學校為了搶優質生源,與其他縣中一起進入初中學校進行招生宣傳,到學生家中進行招生勸導,既浪費學校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又造成縣中各校關系緊張;規范招生后,各縣中公開、公平、公正競爭,促使各校必須提高教學質量、改善辦學條件,才能吸引優質生源。
規范招生給縣域教育帶來了明顯變化。“以前,我身邊也有很多人將孩子送到省城讀書。規范招生文件出臺后,汝城縣教育資源持續優化,教育質量持續提升,教育公平進一步得到保障,很多條件好的家庭也愿意讓孩子在縣城讀書。”汝城縣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歐陽偉立說,“出現‘周五現象’,很大原因是老百姓對縣域教育資源、教學質量不信任?!?/P>
歐陽偉立告訴記者,除了根據政策規范招生外,汝城還從5個方面主動作為有效留生:一是大力推進學校基礎建設,實現校舍建設標準化;二是大力推進設施設備配備,實現裝備條件標準化;三是大力推進服務設施建設,實現后勤裝備標準化;四是大力推進學校資源整合,逐步達到學校布局合理;五是大力拓寬人才補充渠道,進一步優化教育人才結構。
石小毛也表示,新邵縣將努力以質量來“留人”,研究制定科學合理的招生政策,集中力量打造一兩所優質普通高中,讓新邵學生在家門口“上好學”,通過優質教育留住優秀學生。
記者獲悉,為整體提升縣域普通高中辦學水平,扭轉縣中整體偏弱的狀態,今年湖南將啟動“徐特立項目”建設,計劃用兩年時間支持100所縣域普通高中開展標準化建設。該項目位列2023年湖南省政府十大民生實事之首。
大力塑造良好教育生態
本報評論員
一張車票冷與熱的背后,是湖南教育生態向好發展的縮影。改革向縱深走去,必然涉及復雜利益格局的重大調整。若非親歷,把頭扎到改革的深水里看看,可能很難知道其中的萬千曲折。教育發展的道路難以避免各種各樣的問題,“掐尖”現象便是其中之一??鐓^域招生,看似一時滿足了部分家長追求更好教育的訴求,但帶來的是對整個教育生態的破壞。
公平且優質的教育,不是空洞的教育理想。它承載著國家的宏偉夢想,以及家庭、孩子對未來的深切期許。如果一場教育改革最終指向的是這份共同期望,那么,無論最初經受多少質疑,都需要扛住“陣痛”,保持定力。在部分學校、家長反對的情況下,湖南省教育廳出臺的禁止跨區域招生政策,已經在實踐中得到檢驗。
跨區域“掐尖”的銷聲匿跡,給各縣域高中帶來了信心和希望,減輕了老百姓的教育焦慮和負擔。公開、公平、公正的競爭,讓教育工作者能夠把精力投入到提高教學質量中,擺脫內耗。留住生源,塑造良好的教育生態,規范招生是很重要的一步,但絕不是最后一步。大力推進學?;A建設和服務設施建設、優化資源布局和教育人才結構……能夠看出,湖南在育人環境優化方面有著更長遠的謀篇布局。在家門口上一所好學校、遇見一位好老師,正一步步從規劃的圖紙上照進現實。
《中國教育報》2023年03月04日第1版
頭條 23-03-04
頭條 23-03-04
頭條 23-03-04
頭條 23-03-04
頭條 23-03-04
頭條 23-03-04
頭條 23-03-04
頭條 23-03-04
頭條 23-03-04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
頭條 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