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剛剛開學,一個學生就“纏著”我發問:“春節前后聽到最多的詩句就是‘爆竹聲中一歲除’,但我又聽說‘除’的本意是臺階,這是為什么呢?”于是,我開始給他分析這個“除”字:“‘除’字的左邊是‘阝’,這個偏旁是‘阜’的變形,是一層一層上收的山形,所以用‘阝’當偏旁的字往往與一層一層上收的地形有關……”我的話沒說完,學生就打斷了我:“之前您講過這個所謂的‘左耳旁’,我已經記住了,我想問的是右邊為什么是‘余’呢?”
“‘余’的字形不少學者認為與‘舍’相似,都是表示房子的意思。此外,‘余’還有一個最常見義項是‘語氣舒展’,就是發音比較長、氣息比較多,所以‘余’也有‘長、多’等意思。”
“原來如此,我明白了。”學生開心地說,“‘余’有房子的意思,又有多余的意思,與左邊的‘阝’結合在一起,就是房子前面一層一層上收的部分,也可能是房子多余的部分,因為臺階本身與房子不是一體的。”
“這個思路很有趣,比如張衡《東京賦》中‘登自東除’一句,就是從東邊的臺階上去。”學生繼續問道:“‘除’還有許多別的意思,這些又是怎么演變的呢?”
“‘除’有臺階的意思,進而就有‘高低、上下’的意思。古代授予官職的時候都是站在高處,所以就引申出‘授予官職’的意思,比如文天祥《指南錄后序》中‘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這類用法。”
“臺階需要每天清理打掃,所以就引申出‘清除、去除’的義項,如‘除惡務盡’‘興利除弊’等;清理臟東西其實是修理臺階的一種方法,所以又引申出‘整修、整理’等義項,如張溥《五人墓碑記》中‘即除魏閹廢祠之址以葬之’;要被清除的東西肯定不是臺階本身,所以‘除’還有‘除非’‘除外’等義項。”
“原來這些看似毫無關聯的義項,其實都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啊。”學生若有所思,“那么,該說說‘爆竹聲中一歲除’了吧?”
“這個‘除’是‘變更、更換’的意思,但是我希望你能自己分析一下。”學生想了想試著說道:“上下臺階就是變更位置,所以可以引申出‘變更、更換’的意思;這樣看來,‘除夕’的‘除’也是這個意思吧?”
我點點頭肯定了他的說法。學生能夠從生活中找到與春節相關的兩個“除”字,還能舉一反三“知其所以然”,我由衷替他高興。(柴海軍)
《中國教師報》2023年02月15日第16版
頭條 23-02-17
頭條 23-02-17
頭條 23-02-17
頭條 23-02-17
頭條 23-02-17
頭條 23-02-17
頭條 23-02-17
頭條 23-02-17
頭條 23-02-17
頭條 23-02-17
頭條 23-02-17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
頭條 23-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