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新修訂的課程方案、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課程內容的優化要基于核心素養發展要求,設計課程內容,優化內容組織形式。作為“熟悉的陌生人”——作業,是課程改革不可或缺的重要領域。指向核心素養發展的作業改革,應立足于培養學生個體能夠整合具體學科領域知識和技能、思維模式、探究方式和價值觀的綜合品質,具備應對和解決復雜現實情境與問題的綜合能力。
前提是真正把握作業本質。凱洛夫關于“家庭作業是教學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的觀點,對我國教師的作業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目前教學實踐中,作業演變為“課堂教學的延伸”或“上課的延續”,這無疑窄化了作業的內涵與功能。作業的本質,是沒有教師指導的、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所以,教師在作業設計和實施中,要幫助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在關鍵之處為學生完成作業提供掌握學科知識和技能的思維支架,特別是要提供學科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的指導,比如復習方法、閱讀策略等,將學習方法內化為學生的素養。
要點是發現作業的真實問題。可通過問卷調查、師生訪談、作業文本分析等方法發現學校作業存在的真實問題。問卷調查法有助于了解群體作業理念等方面的整體情況;訪談法有助于深入了解作業背后的原因和觀念;作業文本分析法則有助于深入細致分析作業設計各方面問題的具體表現、表現程度和原因。作業文本分析涉及作業的功能導向是否指向學生核心素養發展、作業目標是否符合學科課程標準、不同難度的作業題比例如何、是否為不同類型學生提供了可選擇的作業等內容。通過統計分析,挖掘出隱藏在各種作業文本資料背后的信息,發現作業設計的基本理念、設計水平、存在問題等,再依據學科課程標準和學業質量標準改進作業,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
路徑是實施新課標背景下的單元作業設計。修訂后的課標要求學生在課程內容學習過程中整合形成結構化知識或技能、學科觀念與思維方式、解決陌生和復雜現實任務的綜合能力。因此,以單元或大單元為基本單位的作業設計和實施也就成為必然。單元或大單元作業設計,在作業整體的結構性、目標性、科學性、綜合性和層次性上有助于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實施單元作業設計需關注若干要素:要有正確的作業功能觀,作業不只是為了提高考試成績、鞏固知識和技能,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科思維能力、自主管理時間能力等;要科學設置單元作業目標,把核心素養要求清晰明確地分解到具體課時教學中,實現作業效果;同時,要系統考慮作業難度配置、作業時間安排、作業的差異性呈現和作業的結構要素等。
基于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作業改革是科學與藝術的有機融合,是設計與實施的雙向互動。這對教師專業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應通過對作業持續深入地研究實踐,為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周凌,浙江省湖州市教育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為教育管理、中小學課堂教學改革等)(《中國民族教育》2023年第2期)
頭條 23-02-14
頭條 23-02-14
頭條 23-02-14
頭條 23-02-14
頭條 23-02-14
頭條 23-02-14
頭條 23-02-14
頭條 23-02-14
頭條 23-02-14
頭條 23-02-14
頭條 23-02-14
頭條 23-02-14
頭條 23-02-14
頭條 23-02-14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
頭條 23-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