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在時間這片奔騰的大海中,有人應對自如,有人疲憊不堪。我也曾度過教育生涯中手忙腳亂的頭幾年,被瑣事壓得喘不過氣,后來才察覺是自己行事方法有誤。
美國教師瑪雅·海克梅林在《高效能教師的時間管理法》一書中寫道:高效能教師都具有5種核心技能,一是優先次序,二是計劃,三是條理性,四是執行力,五是效率。我認為,在教師的時間管理中,第一步可能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打造“每日事務簿”。教師的工作零碎繁雜,可以依據輕重緩急將每天要做的事記錄在“每日事務簿”上,使任務可視化,做完一個勾掉一個,有條不紊,不疾不徐。區分了工作的輕重緩急,我們還要學會用整塊時間做重要的事、用零碎時間做零碎的事——整塊時間用來做需要長時間集中注意力的重要事務,比如備課、批改作業;用碎片時間處理零散的工作,比如學生關懷輔導、回復工作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利用任務可視化“每日事務簿”的目的不在于原封不動按照計劃執行,而在于使我們對日程有清晰的印象。實際完成的工作與計劃完成的工作之間總會有差別,畢竟會有突發情況占用時間,所以計劃不能安排太滿,要預留機動時間。
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教師的時間管理與團隊協作密不可分,帶動學生、家長和同事力量一起做事,無疑是節約時間的有效途徑。學生幫幫忙,班干部收發作業,小組成員互幫互助;家長幫幫忙,把有職業特點、表達能力強的家長吸納為課程共建人,把有熱情、有時間的家長吸納為課程實施保障者,把有特殊經驗的家長吸納到項目化學習中;同事幫幫忙,與同事一起查找教育資源,實現不同學科教師聯手經營課堂的目標,與單兵作戰的日子揮手告別。
時間也需要開源節流,摒棄無效任務,從源頭上避免時間浪費。比如不布置重復枯燥的作業練習,嘗試用快捷有效的方式完成教學目標。這樣可以節省師生的時間,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減少教師因批改低效、重復性作業而浪費的時間。我們還可以在工作時更專注,不把工作與生活瑣事混在一起完成,每天在固定時間處理固定事務。這樣安排效率也會更高。
終身學習是提高工作效率的終極奧義。看優質課視頻,閱讀報刊,與經驗豐富的老教師交流,利用新技術輔助教學——技能和知識可以縮短我們解決問題的時間。在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只要愿意,成長的機會數不勝數。
時間管理需要行動力,也需要改變現狀的恒心。憑借對從容生活的向往和持續改變的行動力,實現“時間自由”并不是無解之題。
(作者單位系重慶市沙坪壩區融匯沙坪壩小學)
《中國教師報》2023年02月08日第9版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8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7
頭條 23-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