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高毅哲)近日,由最高人民檢察院第九檢察廳組織舉辦的2022年度未成年人檢察十大關鍵詞評選結果揭曉,更加直觀呈現檢察機關攜手相關部門加強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成效。
這十大關鍵詞是: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專項報告、附條件不起訴、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未檢業務集中統一辦理、強制報告、入職查詢、未成年人文身治理、家庭監護監督、《未成年人保護法律全書》、《守護明天》。
其中,關于強制報告,自2020年5月制度建立以來,檢察機關已制發檢察建議1400余件,通過強制報告辦理侵害未成年人案件3700余件。對不履行報告的督促嚴肅追責,已推動追責400余人。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檢察機關辦理案件中涉案線索來源于強制報告的案件數量月均259件,是此前的2.7倍。關于入職查詢,教育部在5個省份部署試點開展教職員工性侵違法犯罪信息準入查詢工作。自2020年8月制度建立以來,全國檢察機關已推動包括教職員工在內的密切接觸未成年人行業開展入職查詢1000余萬人次,解聘有前科劣跡人員4400余人,讓隱匿的“大灰狼”無所遁形。關于家庭監護監督,針對嚴重監護失職、未成年人遭受家庭暴力等問題,檢察機關創設、推廣“督促監護令”制度,督促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職責。2022年前三季度,共制發“督促監護令”3.8萬余份。結合辦案開展監護侵害行為監督,前三季度受理撤銷監護人資格案件313件,對于符合撤銷監護人資格條件的,提出檢察建議139件,支持起訴183件,撤銷監護人資格162件。
值得注意的是,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專項報告是最高檢首次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未檢工作,報告系統梳理了未成年人保護存在的深層次問題,回顧總結了檢察機關開展司法保護以及融入其他“五大保護”的做法和成效,解決了司法機關與立法機關在未成年人保護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對推動未檢工作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附條件不起訴制度是最具未檢特色的制度,2018年以來檢察機關持續推動落實,2022年適用率達到歷史最高值,97%的被附條件不起訴未成年人走上正途,制度效能被有效激發、充分釋放。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2-0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
頭條 2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