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近日,河南省新鄭市第三中學一名劉姓歷史教師上網課后在家中不幸去世。據劉老師家屬提供的視頻和圖片顯示,劉老師在上網課時,直播間被人故意播放刺耳音樂,有搗亂者惡意威脅,種種話語不堪入耳。目前,新鄭市已成立聯合調查組,調查結果將向社會公布。
在網上,入侵網課搗亂的行為被稱為“網課爆破”或“網課入侵”。多位專家表示,“網課爆破”不僅擾亂了網絡平臺的公共秩序,也給很多人帶來了實際傷害,已經不單單是搞黃一堂課這么簡單了。如果是“黑客”破解網絡課堂賬號密碼組織搗亂者進入,或搗亂者辱罵他人造成嚴重后果,還可能會涉嫌刑事犯罪。
“網課爆破”嚴重影響教學秩序
“我們正上著課,突然有人大喊‘老師,我要上廁所’。然后,一陣尖銳的警笛聲響起,屏幕上跳出一堆亂七八糟的東西。有一個男生直接開始罵人,罵得特別難聽。老師沒法一下子把他們全踢出去,最后只好提前結束了網課。”這是上海大學生小夏今年9月的一次網課經歷。
在一些網絡平臺,有不少聲稱專業“爆破”的博主發布視頻稱,各大網絡會議室、在線辦公平臺皆可“爆破”,相關服務被稱為“夢淚”“波波”“豬豬俠”等。此次新鄭市第三中學劉老師的網課中,就出現了號稱“夢淚”的搗亂者。在網課錄屏中,劉老師正在講課,突然插入一段音樂,屏幕上出現一個白色面板,有人打字:“你瞅啥?我是夢淚。感謝發來的會議號?!辟~號“××太美”“終極××××”反復加入網絡課程,不斷播放吵鬧音樂,并對劉老師爆粗口、說臟話。
多名受訪學生表示,不少入侵網課的搗亂者用“夢淚”做頭像或名稱,配上音頻擾亂課堂,導致一些教師“看到‘夢淚’就緊張”。
北京市西城區某學校初中部宋老師說,教師被莫名羞辱,在全班學生面前手忙腳亂,對其自尊心是一種很大的傷害。“雖然這次河南新鄭的教師不幸猝死和‘網課爆破’之間的關系還有待確認,但換位思考,她面對‘網課爆破’時的無奈也是完全可以想象的?!彼卫蠋熣f。
“網課爆破”屬于網絡暴力
進入網絡課堂、會議室需要賬號、密碼,這些搗亂者又是如何知道的呢?據了解,賬號、密碼的來源,有的是“黑客”破解,他們組成社交群組,交流侵入網課的信息和技術;還有一些是學生將相關信息外泄,“引狼入室”。
一位網絡安全專家說,“網課爆破”的成因較為復雜,有些是學生反感上網課,自己或者邀請“爆破手”來搗亂,實現把網課搞黃的目的;有些是因矛盾而起,通過這種方式公開報復;有些是純粹的惡作??;還有些是受“黑客”影響。
針對“網課入侵”的惡行,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采取防范措施,要求教師及時更換網絡會議號和開啟等候室、要求學生實名進入會議并開啟攝像頭等預防手段,有的學校通過更換線上教學平臺、直播課轉錄播課、聊天群內授課等方式防范“網課入侵”。
那么,“網課爆破”是否屬于網絡暴力呢?中國政法大學網絡法學研究所所長李懷勝說,網絡暴力的指向性非常明確,就是會對某一個人的合法權利造成非常現實和直接的危害。由此可見,“網課爆破”就是一種網絡暴力。
“網課爆破”涉嫌多種違法犯罪
破壞教學秩序,侮辱教師人格,“網課爆破”是否涉嫌違法犯罪?
在京都律師事務所合伙人翁小平看來,“網課爆破”涉嫌多種違法犯罪:對教師進行侮辱、誹謗,公然貶低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可能構成侮辱罪、誹謗罪;采取“網暴”行為惡意干擾網絡課堂秩序,可能構成尋釁滋事罪;傳播淫穢色情視頻的,可能涉嫌傳播淫穢物品罪;傳播暴恐內容視頻的,則可能涉嫌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煽動實施恐怖活動罪。
“如果是通過‘黑客’技術入侵網絡課堂,通過技術手段破解課堂密碼,對彈屏進行控制等,則可能涉嫌非法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罪。”翁小平說,參與者未滿14周歲的,可以責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依法進行專門矯治教育。
11月4日,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羅翔發布視頻稱:“這種行為真的讓人感到非常非常憤怒,因為同為教育工作者,我時常能夠把自己代入進去。我在想,如果我面臨類似的情境,會如何作為?”
羅翔表示,對于擾亂正常的工作秩序、教學秩序,現行法律提供了許多規制之道,無論是教育法、治安管理處罰法,還是刑法,都有相應的懲治措施。尤其是對公然侮辱他人,現行刑法第246條就規定了侮辱罪,以暴力方法或其他手段公然侮辱他人,情節嚴重的,最高可以判處3年有期徒刑。
“網課爆破”已引發多方關注。日前,中央網信辦印發《關于切實加強網絡暴力治理的通知》,對建立健全網暴預警預防機制、強化網暴當事人保護、嚴防網暴信息傳播擴散等作出要求。在區分輿論監督和善意批評的基礎上,明確細化涉網暴內容標準,增強識別預警準確性。
《關于切實加強網絡暴力治理的通知》強調,當用戶遭遇網暴風險時,網站平臺要及時發送系統信息,提示其啟動一鍵防護,免受網暴信息騷擾侵害。在網站平臺評論、私信等位置設置網暴信息快捷投訴舉報入口,簡化投訴舉報程序,網站平臺對于明確為網暴信息的應在第一時間予以處置。向用戶提供針對網暴信息的一鍵取證等功能,方便當事人快速收集證據。堅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則,優先處理涉未成年人網暴舉報。
(本報記者杜潤楠整理)
《中國教育報》2022年11月09日第3版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9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8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
頭條 22-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