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大河報•豫視頻記者從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獲悉,鄭州市印發《鄭州市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建設實施方案》,按照方案,鄭州將把高中段招生增量部分主要用于擴大中等職業教育,保持職普比大體相當;職業學校通過校企合作、技術服務、社會培訓、自辦企業等所得收入,可按照不低于50%的比例用于教師勞動報酬;公辦中等職業學校生均財政撥款水平可適當高于當地普通高中,公辦高等職業學校生均撥款水平應不低于12000元,并根據發展需要和財力逐步提高。
◆鄭州高中段招生增量主要用于擴大中職教育
按照方案,鄭州市進一步完善“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考試招生辦法,將高中段招生增量部分主要用于擴大中等職業教育,保持職普比大體相當。優化職業學校布局與功能定位,每個開發區、縣(市)、有職業學校的區集中力量重點辦好1—2所骨干中等職業學校。到2025年,全市中等職業學校基本達到國家規定辦學標準,建成一批省級高水平中等職業學校和高水平專業(群)。
同時,擴大“3+2”分段和五年一貫制高等職業教育規模,推動市屬中等職業學校單獨開展初中畢業起點五年一貫制專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集中力量建設高水平的高等職業學校和專業,重點支持創建1所國家級高水平職業院校和6個國家級高水平專業(集群)。推動本科層次職業學校和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專業建設,支持鄭州市1—2所專科職業學校申辦本科職業學校。推進示范性應用技術類型本科高校建設,支持碩士專業學位授權單位建設。
鄭州市將圍繞主導產業、戰略新興產業、未來產業謀篇布局,遴選、培育100家以上的省級產教融合型企業,遴選、建設20所市級產教融合創新試點職業學校和60個示范性校企合作項目。每個產業集聚區、產業園區至少建設一個高水平、專業化產教融合公共實訓基地。加大特聘兼職教師資助力度,建設優質兼職教師資源庫。到2025年,全市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占專業課教師比例達到70%以上。
◆職校自辦企業等收入,不低于50%比例用于教師勞動報酬
方案提出,鄭州市允許企業以土地、資本、知識、技術、管理等要素依法參與辦學,與職業學校合作舉辦混合所有制性質的職業學校(或產業學院)和職業培訓機構。落實對產教融合型企業“金融+財政+土地+信用”的組合式激勵政策,對納入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培育范圍的試點企業,興辦職業教育的投資符合規定的,可按投資額的30%抵免當年應繳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在企業實訓基地按照現代學徒制、新型企業學徒制標準開展人才培養的,根據專業對接的產業類別,按3000—6000元/生/年標準補助企業。
鄭州市將破除“四唯”(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建立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職業學校按照規定自主招聘各類教師、自主聘用內設機構干部。按照深化職稱制度改革要求,落實職業學校職稱評聘自主權。支持職業學校按教職工核定編制數額30%左右的比例聘足配齊兼職教師,財政統籌資金予以支持。
按照要求,職業學校通過校企合作、技術服務、社會培訓、自辦企業等所得收入,可按照不低于50%的比例用于教師勞動報酬。根據教師職務科技成果轉化后的現金獎勵,計入當年本單位績效工資總量,但不受總量控制,不納入單位工資總額基數。對學校以年薪制、協議工資、項目工資等方式引進高層次人才予以傾斜,在績效工資總量中單列。
鄭州市全面推進“1+X”證書工作試點,全市高等職業學校參與率100%,中等職業學校參與率不低于50%。推進“課崗賽證”融合,支持鄭州市職業學校承辦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成立市、縣兩級終身教育與學習型城市建設工作指導委員會,擴大社區(老年)教育資源供給。探索養教結合新模式,打造富有鄭州特色的社區教育品牌。推動每個區縣(市)至少建設1所社區學院和1個養教結合的老年教育中心。
◆公辦高職學校生均撥款不低于1.2萬元
鄭州市將加強中原城市群優質職業教育資源協作聯動,抓住豫京、豫滬等新一輪合作機遇,支持職業學校通過結對模式,在教育教學、科研創新、成果轉化、人才培養、聯合辦學等方面開展全方位的交流與合作。支持鄭開兩地優質職業學校開展跨區域合作,探索建立優質資源共享共建機制,率先實現“同城待遇”,推動職業教育深度融合發展。吸引境外優質職業教育機構來鄭合作,按“一校一策”方式支持引進15個以上國際合作項目。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推動具有鄭州特色的軌道交通、跨境電商、中華武術等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走出去”,打造鄭州職業教育國際品牌。
同時,持續加大職業教育投入,確保新增財政性教育經費向職業教育傾斜。逐步提高公辦中等職業學校生均財政撥款水平,公辦中等職業學校生均財政撥款水平可適當高于當地普通高中,公辦高等職業學校生均撥款水平應不低于12000元,并根據發展需要和財力逐步提高。將社區教育和老年教育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將繼續教育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加大財政投入,支持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統籌利用地方政府債券支持職業學校的重點項目建設。
此外,鄭州市將設立“職業教育創新示范單位”和“職業教育楷模”等榮譽稱號,對獲得榮譽的教師在職務晉升、職稱評聘方面給予優先,對在職業教育領域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
按照方案,到2025年,中等職業學校在校生規模達到45萬人,高等職業院校在校生規模達到80萬人,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5%以上,各類職業技能培訓達到250萬人次。通過這一系列措施,使鄭州市成為富有活力的國內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大河報·豫視頻記者 田育臣)
頭條 22-11-04
頭條 22-11-04
頭條 22-11-03
頭條 22-11-03
頭條 22-11-03
頭條 22-11-03
頭條 22-11-03
頭條 22-11-03
頭條 22-11-03
頭條 22-11-03
頭條 22-11-03
頭條 22-11-03
頭條 22-11-03
頭條 22-11-03
頭條 22-11-03
頭條 22-11-03
頭條 22-11-03
頭條 22-11-03
頭條 22-11-03
頭條 22-11-03
頭條 22-11-03
頭條 22-11-03
頭條 22-11-03
頭條 22-11-03
頭條 22-11-03
頭條 22-11-03
頭條 22-11-03
頭條 22-11-03
頭條 22-11-03
頭條 22-11-03
頭條 22-11-03
頭條 22-11-03
頭條 22-11-03
頭條 22-11-03
頭條 22-11-03
頭條 22-11-03
頭條 22-11-03
頭條 22-11-03
頭條 22-11-03
頭條 22-11-03
頭條 22-11-03
頭條 22-11-03
頭條 22-11-02
頭條 22-11-02
頭條 22-11-02
頭條 22-11-02
頭條 22-11-02
頭條 22-11-02
頭條 22-11-02
頭條 22-11-02
頭條 22-11-02
頭條 22-11-02
頭條 22-11-02
頭條 22-11-02
頭條 22-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