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均衡發展,集團化辦學是有效探索路徑之一。
昨日上午,鄭州市鄭東新區召開集團化辦學推進會。會上,鄭東新區5個教育集團集體亮相、正式官宣。此外,大河報·豫視頻記者獲悉,該區還將在三年內培育20個教育集團名品牌。
五大教育集團官宣,深化中小學集團化辦學工作全面啟動
據介紹,這5大教育集團分別為鄭東新區外國語學校教育集團、鄭東新區聚源路小學教育集團、鄭東新區春華學校教育集團、鄭東新區文苑學校教育集團、鄭州市第四十七中學鄭東思賢學校。
優質資源均衡是鄭東新區發展教育集團最重要的動因。過去十年間,鄭東新區先后采取學區制管理、優質校托管新建校、引進省內外名校等措施,積極推進義務教育辦學模式改革,較好實現了從“學有所教”向“學有優教”轉變。但是,現有的優質教育資源在一定范圍和程度上仍不能滿足群眾對美好教育的需求。
為讓優質教育惠及每個孩子、每個家庭,鄭東新區瞄準問題、精準發力,以5個教育集團為龍頭,全面啟動深化中小學集團化辦學工作,推進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進一步擴大優質教育資源在全區的覆蓋面和受益面。
4個緊密型、1個合作型,看看有沒有你家娃的學校
據悉,5個教育集團包括4個緊密型教育集團和1個合作型教育集團。
緊密型:一套班子、統一管理、資源共享
4個緊密型教育集團由鄭東新區區域內的優質學校為集團牽頭校,統籌安排若干所相鄰的潛力校和新建校作為集團成員校。
鄭東新區外國語學校教育集團,以鄭東新區外國語學校為牽頭學校,鄭東新區龍翔小學、鄭東新區龍翔初級中學、鄭東新區豐盈路初級中學為成員學校。
鄭東新區春華學校教育集團,以鄭東新區春華學校為牽頭學校,鄭東新區商鼎路第一小學、鄭東新區華水小學為成員學校。
鄭東新區聚源路小學教育集團,以鄭東新區聚源路小學為牽頭學校,鄭東新區通泰路小學為成員學校。
鄭東新區文苑學校教育集團,以鄭東新區文苑學校為牽頭學校,鄭東新區藝慧街小學為成員學校。
緊密型教育集團實行總校長負責制,主持集團全面工作,負責對集團內的人事、財務、招生和教育教學管理等工作進行統籌部署。
各成員校分別派駐一名執行校長,接受集團總校長統一領導與管理,主持校區的日常管理工作。
集團內部實行“一套班子、多個校區,統一管理、資源共享、統一考評”的運作方式。
合作型:優質學校輸出品牌、委派管理人員和骨干教師
合作型教育集團是鄭東新區在引進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河南省第二實驗中學、河南大學附屬學校等這些在全國、全省領先的優質品牌的基礎上,充分發揮鄭州市第四十七中學的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以合作辦學的形式,將鄭東新區永豐學校托管給鄭州市第四十七高級中學進行管理。合作期間,學校更名為鄭州市第四十七中學鄭東思賢學校。
合作型教育集團在保持學校行政隸屬關系和教職工人事關系不變的前提下,簽訂合作辦學協議,明確各方責任、權利和義務,托管學校接受優質學校的管理。
優質學校向托管學校輸出品牌、委派管理人員和骨干教師,助力托管學校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
目標:三年培育20個教育集團名品牌
此外,大河報·豫視頻記者從會議獲悉,“十四五”期末,鄭東新區將培育創建不少于20個質量過硬、特色鮮明、品牌彰顯的教育集團,基本實現“讓每個孩子均等享受優質教育”的目標,轄區群眾對教育的獲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鄭東新區的集團化辦學將遵循“三個基本原則”
第一,堅持“建一所優一所”原則。探索引入名校資源,以“優質校+新建校”模式,助力新建校高起點辦學。原則上新建公辦學校全部納入集團化管理,力爭“建一所,優一所”。
第二,堅持“帶一所強一所”原則。以擴優提質為目標,優化區域教育資源配置,以“優質校+潛力校”模式,在辦學理念、學校管理、教育教學等方面帶動潛力學校快速提升。
第三,堅持“一集團一特色”原則。鼓勵支持教育集團發揮優勢、辦出特色、創新發展。尊重保護集團內每一所學校的傳統特色課程和優勢品牌項目,實現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集團化辦學,鄭東新區將打“六項舉措”組合拳
集團化辦學不僅要有思路有模式,還要有舉措有保障。鄭東新區將打出一套組合拳,六項舉措推進集團化辦學提質增效、擴面升級。
構建“共生式”集團文化,實現共同發展。
各教育集團圍繞“共商共識、共建共享、共進共融”開展合作,實現集團校內部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推廣與合成再造,持續縮小牽頭校與成員校在辦學條件、管理水平、師資力量、教學質量等方面的差距。
建立“賦能式”管理機制,激發辦學活力。
依法賦予教育集團更多的人權事權財權和內部管理權,鼓勵集團建立現代學校管理制度。
打造“內涵式”發展格局,共享優質資源。
構建集團課程體系,開發、共享、配送優質課程資源,為學生提供更為豐富、更具價值的學習內容。聚焦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積極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探索“貫通式”培養模式,實施銜接課程。
鼓勵教育集團打破學段壁壘,開展貫通式培養、集團內直升等方面的改革試點。
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對符合直升入學條件的小學應屆畢業生,可考慮在符合招生原則的前提下直接升入集團內的初中學校。
實行“首站式”教師培育,推進輪崗交流。
建立集團內人才儲備和交流機制,通過輪崗、走教、兼課等方式,推動集團內教師和管理人員有序流動。
建立“階梯式”激勵機制,促進擔當作為。
根據集團規模、辦學績效考核結果,設置階梯式獎勵方案,對在當年考核評估中名列前茅的教育集團,分別給予100萬、50萬、30萬不等的資金獎勵。(大河報·豫視頻記者牛潔通訊員王青萍)
頭條 22-07-15
頭條 22-07-15
頭條 22-07-15
頭條 22-07-15
頭條 22-07-15
頭條 22-07-15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