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伯牙和鐘子期的故事
春秋時期,有位叫俞伯牙的人,他在彈琴方面很有天賦,他的琴聲高妙,優(yōu)美動聽,但是能聽懂其中韻味的人卻沒有。有一年,伯牙坐船出去旅行。船走到一座山下時,突然下起了雨,伯牙就把船停在山腳下,在船艙里彈起琴來。正當他沉浸在優(yōu)美的琴聲中時,忽然看到江邊有一個樵夫,心里一驚,彈斷了一根琴弦。這位樵夫正是鐘子期,不管伯牙彈奏什么曲子,他都能聽出琴聲所表達的意境。俞伯牙為自己遇到了知音而高興,請鐘子期喝酒。兩人約定來年還在這里相會。
第二年,俞伯牙如期赴約。他在江邊彈奏一曲又一曲,卻沒有等來鐘子期。伯牙四處打聽才知道,子期前不久得病去世了。去世前,子期讓家人把他葬在江邊,他還要聽伯牙的彈奏。俞伯牙很悲痛,他來到鐘子期的墓前,悲傷的彈奏了《高山流水》。彈奏完,伯牙將琴摔碎了,直到去世也沒有再彈過琴。
俞伯牙和鐘子期的故事出處
俞伯牙和鐘子期的故事出自《高山流水》,原文如下:
伯牙鼓琴,鐘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鐘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鐘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鐘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fù)鼓琴,以為世無足復(fù)為鼓琴者。
譯文:
伯牙善于彈琴,鐘子期善于傾聽。伯牙彈琴的時候,心里想到高山,鐘子期說:“ 好啊!簡直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 心里想到流水,鐘子期又說:“好啊,這琴聲宛如奔騰不息的江河從我心中流過!”不管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鐘子期都能準確地道出他的心意。鐘子期去世后,伯牙認為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知音了,于是,他把自己最心愛的琴摔碎,終生不再彈琴。
頭條 22-06-17
頭條 22-06-17
頭條 22-06-17
頭條 22-06-17
頭條 22-06-17
頭條 22-06-17
頭條 22-06-17
頭條 22-06-17
頭條 22-06-17
頭條 22-06-17
頭條 22-06-17
頭條 22-06-16
頭條 22-06-16
頭條 22-06-16
頭條 22-06-16
頭條 22-06-16
頭條 22-06-16
頭條 22-06-16
頭條 22-06-16
頭條 22-06-16
頭條 22-06-16
頭條 22-06-16
頭條 22-06-16
頭條 22-06-16
頭條 22-06-16
頭條 22-06-15
頭條 22-06-15
頭條 22-06-15
頭條 22-06-15
頭條 22-06-15
頭條 22-06-15
頭條 22-06-15
頭條 22-06-15
頭條 22-06-15
頭條 22-06-15
頭條 22-06-15
頭條 22-06-15
頭條 22-06-15
頭條 22-06-15
頭條 22-06-15
頭條 22-06-14
頭條 22-06-14
頭條 22-06-14
頭條 22-06-14
頭條 22-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