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32個省份91.4%的縣(市、區)已啟動‘回頭看’工作,累計排查培訓機構82246個。”記者近日從教育部獲悉,為鞏固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治理成果,教育部部署全國“回頭看”工作,時間為2022年4月至6月。工作開展以來,各地組織力量圍繞機構壓減、“營轉非”、培訓收費、學科類隱形變異、材料和人員、監管信息化、風險防范等七個方面,系統查找問題并堅決整改,切實鞏固校外培訓治理成果。
截至4月30日,全國32個省份91.4%的縣(市、區)已啟動“回頭看”工作,其中已有41.6%的縣(市、區)已完成轄區內所有培訓機構排查。全國累計排查培訓機構82246個(含線上、線下機構,含已關停的機構復查及非學科類機構涉嫌開展學科類培訓排查),其中發現有問題機構1771個,占比2.2%;審核培訓材料126791份,發現不合規培訓材料654份,占比0.5%;審核從業人員資質217614人,發現不具備相應資質的教學、教研人員713人,占比0.3%。
在機構壓減方面,累計排查發現“假注銷、真運營”培訓機構309個,已全部關停取締。在“營轉非”方面,累計發現違規按營利性經營的機構15個,有關教育行政部門第一時間約談機構負責人,當場下達整改通知書,全部同步整改。在培訓收費監管方面,累計排查發現未執行政府指導價的機構178個,超政府指導價收費50.6萬元,已全部完成整改,全額退費。
在隱形變異治理方面,累計排查發現違規開展學科類培訓的各類機構1751個,主要包括:涉及證照齊全機構556個,其中已責令548個完成整改;涉及證照不全機構1195個,其中已責令停辦、限期整改1093個。
在風險防范方面,累計有2351個縣區建立了重點核查解決退費難問題、校外培訓監管執法、防范化解勞動用工風險等3項機制,占已排查縣區數的80.3%。
下一步,教育部將督促各地壓實“回頭看”責任,推進全面排查,盯緊問題處理,提升整改效率。在“回頭看”工作基礎上,持續推進校外培訓常態化、制度化管理,保持高壓態勢,切實鞏固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治理成果,不斷提升人民滿意度。(記者 林煥新)
頭條 22-05-17
頭條 22-05-17
頭條 22-05-17
頭條 22-05-17
頭條 22-05-17
頭條 22-05-17
頭條 22-05-17
頭條 22-05-17
頭條 22-05-17
頭條 22-05-17
頭條 22-05-17
頭條 22-05-17
頭條 22-05-17
頭條 22-05-17
頭條 22-05-17
頭條 22-05-17
頭條 22-05-17
頭條 22-05-17
頭條 22-05-16
頭條 22-05-16
頭條 22-05-16
頭條 22-05-16
頭條 22-05-16
頭條 22-05-16
頭條 22-05-16
頭條 22-05-16
頭條 22-05-16
頭條 22-05-16
頭條 22-05-16
頭條 22-05-15
頭條 22-05-15
頭條 22-05-15
頭條 22-05-15
頭條 22-05-15
頭條 22-05-15
頭條 22-05-15
頭條 22-05-15
頭條 22-05-15
頭條 22-05-15
頭條 22-05-15
頭條 22-05-15
頭條 22-05-15
頭條 22-05-15
頭條 22-05-15
頭條 22-05-15
頭條 22-05-15
頭條 22-05-14
頭條 22-05-14
頭條 22-05-14
頭條 22-05-14
頭條 22-05-14
頭條 22-05-14
頭條 22-05-14
頭條 22-05-14
頭條 22-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