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的事情不能等。”廣東某公司僅用15天時間,就在千里之外的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臺江縣完成了一項特殊工程,將施洞中學12間課室的墻體、舊門、潔具收納柜等全面翻新,8間廁所的燈具、水箱等設施全面換新……施洞中學舊貌換新顏。
黔東南所需,佛山所能。校園環境改造工程,是廣東省佛山市教育局積極動員本地企業和愛心人士,投入佛黔東西部教育交流協作,合力幫扶黔東南教育發展的縮影。
提硬件、強師資。佛山以教育協作交流對接為契機,開展“組團式”教育幫扶,打好教師支教、師資培訓等組合拳,促進受援地教育發展。唐開楊原來是佛山市順德區大良順峰初級中學副校長。2021年8月,他和三名佛山教師帶著管理、教學等經驗來到施洞中學,參與該校的發展建設。通過培養學生行為習慣、落實教研組活動等措施,施洞中學的教育教學水平得到提升。在2021年秋季學期綜合測試中,施洞中學九年級學生學業成績與全縣平均水平的差距較上學期縮小23.7%。八年級的差距也同樣在縮小。
“隨著角色的轉變,幫扶組也將繼續傾盡全力開展支教工作。一個月以來,施洞中學組織消防地震安全演練、全校學生心理大排查等教育活動,增強學生的紀律、安全意識。”唐開楊現掛職為施洞中學校長,他努力推動學校改善教師的用餐伙食,引導學生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如何推動受援學校不斷提高辦學質量和育人水平?佛山市選派105名優秀校長和教師,到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5個縣共33所中小學校幫扶。幫扶范圍涵蓋義務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職業教育三個學段,幫助受援學校提升管理水平、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和開展教科研活動等。
為發揮佛山名校長、名教師、名班主任的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佛山加強佛黔校際和“三名工程”工作室結對幫扶。兩地共21對“三名工程”工作室開展結對幫扶。佛山還派出26名學科建設專家指導教育教學,構建教師學習成長共同體,促進受援地教師專業發展。(通訊員 陳宋釜 林建娜 記者 劉盾)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7
頭條 22-04-06
頭條 22-04-06
頭條 22-04-06
頭條 22-04-06
頭條 22-04-06
頭條 22-04-06
頭條 22-04-06
頭條 22-04-06
頭條 22-04-06
頭條 22-04-06
頭條 22-04-06
頭條 22-04-06
頭條 22-04-06
頭條 22-04-06
頭條 22-04-06
頭條 22-04-06
頭條 22-04-06
頭條 22-04-06
頭條 22-04-06
頭條 22-04-06
頭條 22-04-06
頭條 22-04-06
頭條 22-04-06
頭條 22-04-06
頭條 22-04-05
頭條 22-04-05
頭條 22-04-05
頭條 22-04-05
頭條 22-04-05
頭條 22-04-05
頭條 22-04-05
頭條 22-04-05
頭條 22-04-05
頭條 22-04-05
頭條 22-04-05
頭條 22-04-05
頭條 22-04-04
頭條 22-04-04
頭條 22-04-04
頭條 22-04-04
頭條 22-04-04
頭條 22-04-04
頭條 22-04-04
頭條 22-04-04
頭條 22-04-04
頭條 22-04-04
頭條 22-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