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作業是《基礎訓練》和背誦古詩,預計25分鐘;數學作業是完成課本41頁二、三題,預計15分鐘;英語作業是抄寫劃線單詞并背誦對話,預計15分鐘”……走進安徽省安慶市迎江區華中路第二小學,一眼就能看到校門口顯眼位置的“作業公示欄”,上面清楚地貼著全校23個班級的語、數、外三科每日作業的具體情況以及學生預計完成需要花費的時間。
近日,安慶市迎江區出臺《加強和改進新時代教研工作的實施意見》,將作業管理納入“雙減”督導清單,切實壓實學校作業管理責任。全面推行“作業公示制”是確保作業不超量的重要舉措。
華中路第二小學教導處主任吳文波介紹,在布置作業上,語、數、外三科老師如果各自安排、不溝通,很容易出現單科不超量,三者加起來卻超過要求的情況。通過每日公示,每個老師都可以清晰了解學生三科作業布置情況,如果語文布置了作文,完成時間預計需要半小時,那么數學和英語老師當天作業的量相應就會減少一點。
在減“量”的同時,如何增“質”呢?迎江區鼓勵各校一邊構建多級審核把關的作業聯審機制,一邊不斷優化“作業設計”,讓作業管理更加精細可控。
每天下午,雙蓮寺小學三至六年級相關任課教師,都會將本學科布置的作業通過釘釘軟件的“每日作業報備程序”,上傳到作業管理報備平臺,由年級組備課組長對質量進行把關,審查難易程度和配置梯度,形成每日備案。與此同時,班主任從全班角度審查與統籌協調本班作業總量,最后由學校教導處進行總體審查把關,嚴格確保學校三至六年級各班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60分鐘。
這種由任課教師、班主任、年級組、教導處組成的“四位一體”作業聯控機制不僅可以統籌協調各學科作業比例、規范作業布置、合理作業評價,還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力。
在優化作業設計方面,華中路第三小學積極探索引賞式、積分式、表述式等特色作業,構建學生在校期間“基礎+提升”作業和假期“自選個性實踐”作業相結合模式,同時每月開展一次作業評比活動。
針對低年級學生,學校推出共讀一本書、共赴一場運動、共看一次展覽等非書面作業;針對中高年級學生則推出特色作業“循環日記”,此外還本著“定性不定量”的原則,積極推出古詩配畫、錯題本、思維導圖本、云上書香分享等特色作業。
“學生在完成基礎作業后,可以選取自己感興趣的學科發展特長。”該校副校長王平認為,特色作業就像體操里的自選動作,學校不規定作業的量,只是鼓勵學有余力的學生自己去找合適的方向。
作業的時間縮短了,質量提高了,孩子們的課后生活也變得更加豐富起來。人民路小學本部二(3)班學生周佳倩說:“我現在每天都會抽時間閱讀課外書,有時還會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周末跟爸爸媽媽到公園去找春天,我非常喜歡這樣的生活。”
“做好作業設計研究和管理是當前及今后一段時期學校教研工作的重點。”迎江區教體局黨委委員、教研室主任江興玲表示,將持續推進作業的精細化管理和多元化設計,力爭讓每個孩子都能在高質量的作業中獲得學習成長的快樂。(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王志鵬 通訊員 張金捷)
頭條 22-03-31
頭條 22-03-31
頭條 22-03-31
頭條 22-03-31
頭條 22-03-31
頭條 22-03-31
頭條 22-03-31
頭條 22-03-31
頭條 22-03-31
頭條 22-03-31
頭條 22-03-31
頭條 22-03-31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
頭條 22-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