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醫院嗎,這里是民樂四中,我校部分學生出現腹瀉、惡心、嘔吐等情況,請你們派救護車及時到學校救援。”這是近日甘肅省張掖市民樂縣開展食品安全應急演練的一幕。經過一系列緊張的調查處置,“患者”得到及時救治,致病源頭和輿情得到有效控制,應急響應終止,圓滿完成了此次演練活動。
在民樂縣,像這樣的食品安全演練活動已成常態。校園食品安全關系到廣大師生的健康,為了讓師生吃得安全、放心,民樂縣把保障學校食品安全作為基礎性、先導性的工作來抓,扎實推進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全縣校園及其周邊食品安全不斷提升,為校園食品安全構筑立體防護網。
陪餐制守護學生“舌尖上的安全”
“今天中午吃了豆角茄子和土豆燜雞塊,這都是我愛吃的。”“學校的飯菜和家里的一樣好吃!”每天午飯時間,在六壩寄宿制小學的食堂,總能聽到孩子們夸獎學校飯菜。
如何給學生提供安全可口的飯菜,是六壩寄宿制小學校長李豐瑞時常思考的問題。
從啟動實施營養餐以來,學校全面推行陪餐制度,每天有校長或學校中層領導陪學生就餐,第一時間了解飯菜衛生、安全以及食堂的服務質量。
“通過陪餐能夠和學生交流飯餐口味,征集意見建議,并及時做好陪餐記錄,發現問題及時反饋、整改。”李豐瑞說。
如今,在民樂縣各學校,師生“同吃一鍋飯”的陪伴,“置身事中”的監督,同向而行、形成合力,從食品源頭、采購到加工制作等全過程建立真正有效的監管機制,師生“舌尖上的安全”守護屏障更加牢固。
“縣教育局及各學校每季度定期召開分析研判會議,督促學校落實陪餐制度,家長委員會參與食品安全監督制度制定和各項工作舉措,進一步健全長效監管機制,構筑學校食品安全的加強監督、加強管理、開展食育等三道防線,切實保障師生在校食品安全。”民樂縣教育局安全辦主任韓沛國介紹。
記者從民樂縣教育局了解到,教育局要求各學校認真貫徹落實食品安全法、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標準和相關要求,在健全體制機制、完善規章制度、落實各方監管責任、創新管理方法和夯實基礎能力等方面下功夫、抓落實。
此外,民樂縣各學校還將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工作作為學校落實安全風險防控職責、推進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加強評價考核。
明廚亮灶提升安全管理層次
食品留樣記錄表、消毒記錄表、陪餐記錄表……在豐樂寄宿制小學食堂,掛在墻上的11本藍色文件夾一字排開,其內容涉及食材采購、衛生管理等各個環節。
“每本文件夾每天由專人負責登記,確保每類產品都可追溯來源,每個環節都能追查到具體責任人。”豐樂寄宿制小學食堂管理員楊繼仁打開了食堂進貨臺賬記錄表,上面詳細地記錄著食材的數量、供貨商、采購日期、驗收人等。
如果說一整套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實現了對食品的全流程監督,那么,視頻監控全覆蓋則讓全員監督成為可能。
清洗、切配、烹飪、備餐……每天上午10時多,民樂縣第一幼兒園食堂工作人員都在為幼兒的午餐忙碌著。借助“隴上食安”智慧監管平臺,該校食堂后廚情況一覽無遺。
近年來,民樂縣全面推進“互聯網+明廚亮灶”智慧管理和質量安全提升工程、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學校食堂“隴上食安”智慧監管平臺接入率、電子追溯平臺使用率均達到100%,實現了餐飲食品加工過程的即時監督、遠程監控和零距離監管,構建起“數據可共享、問題可溯源、責任可追查”的校園食品智慧溯源體系。
2021年以來,該縣教育局會同市場監管局出動檢查人員40多人次,開展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專項督查4次,檢查學校食堂86家,督促整改隱患50多條,檢查率100%,整改率達100%。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加大學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力度,持續推進學校食堂‘互聯網+明廚亮灶’智慧管理平臺建設。”民樂縣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林學表示,將配合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持續開展學校食堂規范化建設工作,建立完善學校食品安全長效管理機制,進一步提升學校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精準培訓讓食品安全深入人心
“希望大家珍惜此次學習機會,認真學習,深刻領悟,牢固掌握相關法律法規知識,不斷提高我們學校食堂安全管理人員的自身素質,增強單位第一責任人意識,為全縣廣大師生建好食品安全這道‘防火墻’。”日前,在民樂縣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員培訓班上,主講人員對全體參訓人員提出要求。
在此次培訓班上,主講人結合典型案例,重點圍繞學校食堂管理政策解讀、食源性疾病和應急處置、中小學生營養膳食搭配、學校食堂管理安全操作規范、食品儲藏常見隱患應急處置等相關知識作了培訓。
近年來,民樂縣高度重視管理人員和從業人員的管理水平和業務素質,定期開展食品安全集中培訓和專題講座,不斷提高學校校長、食品安全管理員、從業人員的法律意識、安全意識、責任意識和職業道德,年培訓達400多人次。
“我們還充分利用各種會議、重大活動等時機,通過各種媒體宣傳黨的惠民政策,培養強化農村群眾和在校學生的愛黨愛國意識和感恩意識。”韓沛國說,精準培訓讓食品安全逐步深入人心,各學校將節約理念貫穿到采買、加工、經營、管理等各個環節,制止食物原材料采購加工過程中的浪費行為。
“學齡前階段是培養良好的衛生和生活習慣的關鍵期,幼兒園除了注重營造安全的食品衛生環境,也應該注重食品安全意識教育和生活習慣的養成。”民樂縣第三幼兒園園長楊彩萍介紹,教師會主動引導幼兒參與自主分餐、取餐,讓幼兒從學會尊重食物開始,到不挑食、不浪費,從小樹立食品安全意識,養成良好的衛生和生活習慣。
如今,民樂縣許多幼兒園以兒歌、故事、繪本、游戲等多種形式寓教于樂地開展安全教育活動,讓孩子從小就懂得食品安全的常識并明白其重要性。中小學大力實施“校園光盤”行動,杜絕舌尖上的浪費。
“安全是保障教育可持續發展的底線,我們將不斷強化食品安全工作紅線意識,嚴防嚴管嚴控校園食品安全風險,全力保障廣大師生‘舌尖上的安全’。”李林學說。(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鄭芃生 通訊員 陳有金)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4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
頭條 22-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