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雙減”政策和課后延時服務實施以來,山東省濟南市市中區各學校積極實施“教師關愛行動”,實施彈性工作機制和教師暖心服務項目,推出“媽媽小屋”等關愛舉措,為教師辦實事、解難題。
濟南市市中區愛都小學女教師占比87.5%,一些女教師正處在備孕期、哺乳期。“雙減”后開展延時服務讓教師在校工作時間延長,給哺乳期女教師帶來了不便和焦慮。為給這些教師提供安全、衛生、私密的場所,愛都小學特設愛心媽媽小屋,為年輕媽媽們專門隔出一方溫馨場所。小屋既作為特殊生理期女職工休息的場所,又作為女職工健康交流、育嬰分享的課堂和心理調適、放松心情的溫馨驛站,真正做到了“屋”盡其用。
濟南市羅而小學實行彈性上下班,正副班主任安排為課后服務AB崗,輪流安排為第一時段和第二時段,第一時段的老師可以提前20分鐘放學,每位老師每周人均有2-3次可以提前離校,同時也能保障班級管理。創新實施“雙減”假,每月允許有一天事假(50歲以上老師每月兩天)。
濟南市永長街回民小學和市中區文聯合作開設了“校內少年宮”,16位著名書畫家輪流進校,義務參與學生課后服務課程。濟南十四中學發揮退休教師余熱,開展“泉映銀齡”活動,40多名退休教師主動報名參與課后服務。這些工作讓學校的課后服務課程錦上添花,也有效減輕了教師們的工作負擔。
濟南市市中區育秀中學小學部、濟南市民生大街小學邀請心理專家為老師們進行教師效能、情緒壓力管理等專題培訓。心理輔導室每周二、四為教師提供綠色通道——音樂放松系統、解壓柱、一對一訪談等多種渠道為教師減壓賦能,提升職業幸福感。
此外,學校還為教師們創設了優質的網絡培訓課程,將專家們“請進來”,教師們足不出戶便可學到名家們的教育理念,既省去了來往的舟車勞頓,也為他們帶來了真真切切的“營養大餐”。(記者 魏海政 通訊員 董國華 張榮)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