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個脫貧縣的227萬名學生身高監測數據顯示,欠發達地區農村15歲男生的身高,2012年是155.8厘米,2020年則是166.1厘米,高了10.3厘米;與此同時,15歲女生也增高了約8厘米。今年是“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10周年,相關負責人表示:“(農村孩子)身高的變化是特別令人鼓舞的。”
不僅受益學生的體質健康合格率提升,營養不良率、消瘦率、矮小率甚至寄生蟲檢出率等指標都有明顯下降,學生成績也有明顯提高。從身體素質到學生成績,每一項提高都讓人欣慰,更覺振奮。“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是不折不扣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它的實施,直接改變了無數農村孩子的命運,助力他們健康成長,更有底氣追逐夢想,實現出彩人生。
十年磨一劍。2011年,國務院作出重要部署,教育部會同財政部等15個部門啟動“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旨在改善貧困地區和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營養健康狀況。一路走來,極不容易,因為實施該計劃不僅需要投入資金,還需要一系列配套措施,需要強有力的監督跟進,需要不折不扣地“保安全、添營養”。此外,該計劃覆蓋全國20多個省份,實施范圍廣,牽涉環節多,再加上各地情況不同,實施難度頗大。但是中央有決心,各地落實部署有行動,確保了食品安全,讓廣大農村孩子直接受益。
僅本學年,就有近3800萬名農村孩子受益于該計劃,約占全國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總數的四分之一。可以預料,隨著該計劃的深入實行,農村孩子的身體狀況和精神面貌將發生更大改觀。有個細節是,該計劃實施之初,膳食補助標準定為每人每天3元。3年后,3元變為4元,如今又變成5元。
從無到有,從吃得飽到吃得更營養、更健康,這種變化彰顯了國家對農村孩子的關切,包含著黨中央重視祖國花朵、重視基層教育的深沉用意,讓人深切感受到教育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
“用之于人的教育投資,是最有效的投資。”據核算,營養改善計劃每投資1元,回報5到6元。其實,這種回報最重要的體現不是金錢上的,而是身體層面和精神層面上的。少年兒童正處于長身體階段,獲得充足營養,才能為成長成才打下扎實的基礎。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啟動并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是立足于孩子健康,更是著眼于國家未來。如何對待少年兒童成長成才,關乎國家的價值坐標。2016年,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強調要重視少年兒童健康,全面加強幼兒園、中小學的衛生與健康工作,加強健康知識宣傳力度,提高學生主動防病意識,有針對性地實施貧困地區學生營養餐或營養包行動,保障生長發育。
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梳理“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這10年,可以發現,不但農村孩子的身體素質得到明顯提升,農村教育的整體狀況也整體改觀。這10年,是黨中央高度重視教育發展特別是基層教育發展的10年,重視力度堪稱前所未有。當農村孩子和城市孩子的身高差距不斷縮小、城鄉教育差距不斷縮小,則社會整體進步更可期。
“經濟決定今天,科技決定明天,教育決定后天。”教育是提高人民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把教育投入的錢花在刀刃上、花在孩子身上,不斷夯實基礎工程,億萬少年兒童將擁有更開闊的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將擁有更堅實的支撐。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
頭條 21-12-07
頭條 21-12-06
頭條 21-11-30
頭條 21-11-26
頭條 21-11-25
頭條 21-11-24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7
頭條 2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