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雙減”政策落地,教育部將“雙減”督導列為2021年教育督導“一號工程”,在部署各地將“雙減”工作納入政府教育履職評價、實行常態化督導基礎上,秋季開學以來,重點開展了四方面的工作:
一是建立半月通報制度。自9月起,以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名義,每兩周對“雙減”主要指標進度排名后10位的省份進行通報,倒逼進度慢的省份加大力度,確保按期實現工作目標。對通報的指標,我們根據全國工作進度和不同階段工作重點,適時作出調整。截至目前,已印發6期半月通報。
二是開展專項督辦。針對校外培訓機構“退費難”和勞動用工風險排查不全問題,我們對10個省市開展了專項督辦。要求10省市全面排查、完善調度機制、加強督導檢查,看住重點機構、管住銀行賬戶、盯住關鍵人員,做好校外培訓機構資金管控和勞動用工風險防范工作。
對8個“雙減”國家試點進展慢的省市,印發督辦通知,督促8省市進一步增強試點責任意識,加快推進“營轉非”和培訓預收費監管工作,起到試點地區應有的示范帶頭作用。
三是開設“曝光臺”。在教育部官網設“曝光臺”,對典型問題公開曝光。同時,印發督辦通知,督促6家機構所在省市落實整改,并要求其他省份引以為戒,避免出現類似問題。
四是設立舉報平臺。教育部在“微言教育”“中國教育督導”微信公眾號和“中國教育發布”客戶端開設舉報專欄,接受群眾實名舉報。對8月份的8000條有效舉報線索,我們以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名義,印發督辦通知,要求相關省市逐項核查,目前已辦結70%,其余未辦結的30%主要涉及退費問題。因退費問題涉及合同雙方,有的需要多個部門協同核查,辦結需要一定時間。從舉報平臺數據看,11月份共收到舉報線索4280條,數量大幅下降,印證了“雙減”工作的效果已開始顯現。
2022年,我們將繼續把“雙減”督導作為教育督導“一號工程”,加大督辦、通報、約談和問責力度,推動“雙減”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
頭條 21-12-07
頭條 21-12-06
頭條 21-11-30
頭條 21-11-26
頭條 21-11-25
頭條 21-11-24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7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