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在前兩批全國中小學中華優秀文化傳承學校(以下簡稱“傳承學校”)創建的基礎上,公布了第三批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學等1885所傳承學校。
在全國中小學開展傳承學校創建活動,旨在全面貫徹落實 關于教育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根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厚土壤,傳承中華文化基因,面向全體學生普及與推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引領學生自覺接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樹立健康向上的審美觀和正確的價值觀,進一步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汲取中國智慧、弘揚中國精神、傳播中國價值。
第三批傳承學校創建工作于2019年5月啟動,經學校自主申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推薦、專家復核及公示產生。第三批傳承學校體現了三個特點。一是堅持立德樹人,培養時代新人。傳承學校從課程教學、社會實踐和校園文化建設等角度,推進美育和德育、智育、體育和勞動教育有機結合,提升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二是堅定文化自信,厚植愛國情懷。各地各校深入挖掘所在區域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培育民族民間音樂、民族民間美術、民族民間舞蹈、戲劇、戲曲、曲藝、書法(篆刻)、傳統手工技藝和民族傳統體育等多種類型的傳承項目。從東海的舟山鑼鼓到西域的江格爾,從南疆的納西古樂到北國的蒙古呼麥,京劇、豫劇、南音、花兒、版畫、剪紙、面塑、陶笛、苗鼓、醒獅精彩紛呈,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發展格局。用中華文化養分培根鑄魂,啟智潤心。三是堅守傳承創新,引領校園流芳。傳承學校加強內涵建設,用直播、短視頻等形式,多維度開展文化浸潤。采取專兼職教師互為補充,走近博物館、藝術館和文藝院團,聘請社會藝術工作者進校園等方式,用足用好社會資源。拓展教育路徑,增強輻射影響,促進開放共享,繪制中小學校園的文化亮色。(見習記者 張欣)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
頭條 21-12-07
頭條 21-12-06
頭條 21-11-30
頭條 21-11-26
頭條 21-11-25
頭條 21-11-24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7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