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寧波發布《初中學校全面提升行動計劃(2022—2025)》(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提出重點破解學校發展、師資力量等教育發展難題,辦好民生“關鍵小事”。按照《行動計劃》到2025年,寧波將實現1/3相對薄弱的初中辦學水平顯著提高,1/3內涵發展較好的初中建設成為現代化學校。城鄉、校際教育差距不斷縮小,縣域內初中學校資源配置優質均衡校際差異系數小于0.30。
《行動計劃》從學校發展、師資力量、教學質量、學生素養提升和招考制度改革5個方面布局。首要任務是實施初中提升培優行動,推進1/3左右的薄弱學校補短提升,在辦學條件、師資配備、教研培訓等方面建立補短提升的剛性指標,加大經費支持力度。到2025年,全市所有相對薄弱初中與優質初中結成融合型、共建型教共體,實現以強帶弱優勢互補。
面對師資力量不平衡不充分問題,《行動計劃》要求探索建立教職工編制“周轉池”制度。對于教師滿編,但確需新招教師改善結構的學校,調劑使用周轉池編制;選優配強初中校長,鼓勵名校長、高中學校管理骨干交流到初中任職,推動城區學校骨干教師交流到農村初中任校長,優先安排、調配優秀教師、師范畢業生到薄弱學校任教;統籌安排農村學校新入職教師在城鎮優質學校學習鍛煉3年,期滿后回原農村學校任教。
《行動計劃》明確,“雙減”背景下,全市初中學校要加速教學質量提升,深化校本特色的拓展性課程研究,建設一批市級高質量拓展性課程,實現基礎性課程與拓展性課程、綜合實踐活動的有機統一,推進“輕負高質”教改實驗學校建設。
此外,寧波提出,全市要健全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隨遷子女入學政策,探索實施大學區和多校劃片的初中招生管理模式,建立分類型、可選擇的初升高考試招生制度;探索招生名額“分配到校”與“分配到班”相結合的辦法,優質示范普通高中學校定向分配比例逐步提高到70%,并向農村初中和薄弱初中傾斜,建立初中、高中一體化特長生培養機制。(記者 史望穎 通訊員 田榮華)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
頭條 21-12-07
頭條 21-12-06
頭條 21-11-30
頭條 21-11-26
頭條 21-11-25
頭條 21-11-24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7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