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次北京市殘疾人事業工作會議暨自強與扶殘助殘表彰大會近日召開。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本市殘疾人事業“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圓滿完成,殘疾人綜合保障水平位居全國前列。“十四五”時期,本市將研究建立殘疾人居家照護服務制度;完善殘疾兒童康復服務機構布局,每個區建設一個兒童康復園;推動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優先為殘疾人提供基本醫療等簽約服務等。
市政府殘工委副主任、市殘聯理事長吳文彥介紹,“十三五”時期,本市殘疾人特殊福利政策達41項,義務教育和基本康復覆蓋率99.9%,就業率達66%以上。立足國際一流、國內首善建設市殘疾人服務示范中心,近90%的區建成區級殘疾人綜合服務設施,溫馨家園增長近60%,殘疾人服務設施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十三五”時期,本市全面建立起了“兩項補貼”制度,實現目標人群全覆蓋。加大社會救助力度,符合條件的成年無業重度殘疾人單獨享受低保待遇,對重殘人家庭臨時救助給予特殊幫扶。率先建立普惠型重度殘疾人托養服務補貼制度。探索推進了政府購買照護服務,25448戶殘疾人家庭享受喘息托養和居家服務。保障性住房優先分配重殘人家庭,公租房、市場租房和農村危房改造殘疾人按規定享有更高標準補貼,9470戶殘疾人家庭解決基本住房困難。
對于“十四五”時期本市殘疾人事業的主要工作安排,吳文彥表示,本市要從提升殘疾人精準保障水平、大力促進殘疾人就業創業、健全殘疾人關愛服務體系、創造更高水平無障礙環境、夯實殘疾人事業支持保障五大方面入手,讓殘疾人民生福祉要達到新水平,生活品質實現新改善。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十四五”時期,本市將困難殘疾人納入全市精準救助體系,實現基本生活“應保盡保”。實施民政兜底特殊困難殘疾人托養工程,到2025年面向智力和精神殘疾人寄宿制托養床位不少于3200張。研究建立殘疾人居家照護服務制度。實行全國殘疾人按比例就業情況聯網認證“跨省通辦”。
“十三五”時期,本市的盲人醫療按摩人員繼續教育、執業備案已經納入衛生技術人員統一管理,118名盲人按摩醫師實現醫療機構執業。“十四五”時期,本市將繼續引導具備條件的各類醫療機構吸納盲人醫療按摩人員就業。同時,推動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優先為殘疾人提供基本醫療、公共衛生和健康管理等簽約服務。完善殘疾兒童康復服務機構布局,每個區建設一個兒童康復園。健全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體系,支持80%以上的區開展社區康復服務,確保65%以上的居家患者享受康復服務等。(郝羿)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
頭條 21-12-07
頭條 21-12-06
頭條 21-11-30
頭條 21-11-26
頭條 21-11-25
頭條 21-11-24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7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