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甘肅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修訂通過了《甘肅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辦法》,并將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辦法》規(guī)定,未經(jīng)學校允許,未成年學生不得將手機等智能終端產(chǎn)品帶入課堂,帶入學校的應當統(tǒng)一管理。
《辦法》明確,學校應當執(zhí)行教育行政部門規(guī)定的課時和學業(yè)量,不得隨意提高難度、加快進度,加重未成年學生的課業(yè)負擔,不得占用國家法定節(jié)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不得組織義務教育階段的未成年學生集體補課。幼兒園、校外培訓機構不得對學齡前未成年人進行小學課程教育。未經(jīng)學校允許,未成年學生不得將手機等智能終端產(chǎn)品帶入課堂,帶入學校的應當統(tǒng)一管理。
《辦法》要求,學校應當將學生欺凌的預防治理納入學校安全工作,建立學生欺凌防控和處置機制。對相關未成年學生及時給予心理輔導、教育和引導,對相關未成年學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給予必要的家庭教育指導。對實施欺凌的未成年學生,應當根據(jù)欺凌行為的性質(zhì)和程度,依法加強管教。對嚴重的欺凌行為,不得隱瞞,及時向公安機關、教育行政部門報告,并配合相關部門依法處理。
《辦法》還強調(diào),學校、幼兒園應當建立預防性侵害、性騷擾未成年人工作制度,對性侵害、性騷擾未成年人等違法犯罪行為,不得隱瞞,及時向公安機關、教育行政部門報告,并配合相關部門依法處理。密切接觸未成年人的單位招聘工作人員時,應當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查詢應聘者是否具有性侵害、虐待、拐賣、暴力傷害等違法犯罪記錄,發(fā)現(xiàn)其具有上述行為記錄的,不得錄用。同時,每年定期對工作人員是否具有上述違法犯罪記錄進行查詢,通過查詢或者其他方式發(fā)現(xiàn)其工作人員具有上述行為的,應當及時解聘。(記者 尹曉軍)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
頭條 21-12-07
頭條 21-12-06
頭條 21-11-30
頭條 21-11-26
頭條 21-11-25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7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