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寧波市教育局出臺了《關于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課后服務課程建設的指導意見》,要求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導向,尊重個別差異,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適合的課程。課程設計項目式、主題式、探究式學習活動,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動手操作、實踐體驗、合作學習的機會。課后服務課程的開發和建設遵循學校的辦學理念和課程的內在邏輯,實現課后服務課程和現有課程體系的對接和融通,注重課程建設的一體化。
據悉,課后服務課程將堅持分類開發。分成德育活動、文體藝術、科普實踐、人文閱讀等類型,同時,要統籌課程資源。學校要統籌圖書館、實驗室、專用教室、活動場地等校內場地設施,充分利用家長、社區和社會機構等校外教育資源,借助博物館、文化館、少年宮等校外教育場所,開發開設課后服務課程。充分利用國家中小學網絡云平臺等網絡課程平臺中的優質數字化課程資源,鼓勵跨校、跨區域課程建設資源共享。此外,要做好課程開發。要求學校動員教師積極開發課后服務課程,鼓勵吸納行業協會、學會、課程專家等專業人士參與課程開發。建設市縣兩級課程開發中心,整合全市教研資源,建設課后服務課程庫,統籌推進線下+線上兩類課程建設。
《指導意見》明確,將嚴格規范課程時間。工作日課后服務期間,小學素質拓展課程時間占比原則上不少于課后服務總時長的50%,初中開展晚自習服務的,原則上晚餐前的課后服務時間應提供素質拓展課程。嚴禁以素質拓展的名義進行變相集體補課或上新課;鼓勵建立以社團、興趣小組為單位的課程實施模式,引導學生根據自身需求,可以跨年級、跨班級,自由選擇,走班上課。支持組建城鄉、區域、校際課后服務課程聯盟;學校應編制選課指導手冊,加強對學生選課的指導。市教育局建立課后服務綜合管理平臺,為學生提供網上報名選課服務,并強化課后服務課程開展情況的統計、監督與評價。
根據《指導意見》,課后服務課程注重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相結合。實施課后服務育人成效反饋制度,建立學生課后成長檔案,納入學生綜合素質成長檔案統籌管理,全面記錄學生課程選擇、興趣特長、潛能表現等情況,每學期向家長反饋,提出專業化建議。(記者 史望穎)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
頭條 21-12-07
頭條 21-12-06
頭條 21-11-30
頭條 21-11-26
頭條 21-11-25
頭條 21-11-24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7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