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浙江省寧波市推出構建“互聯網+教育”的校外培訓機構預收學費監管辦法,按照“成本預撥—計次消課—隔天劃算”實施閉環監管。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辦、國辦《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精神,寧波市教育局聯合人民銀行寧波市中心支行、寧波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和寧波銀保監局出臺了校外培訓機構預收學費監管辦法,實施校外培訓機構預收學費監管。
根據預收學費監管辦法,教育主管部門不指定任何一家銀行,不規定任何一種支付方式。培訓機構可自主在本市范圍內選擇1家銀行,開設唯一的預收學費專用監管帳戶,并與銀行簽訂預收學費監管協議。銀行和銀聯等在“甬信培”平臺開設端口,校外培訓機構預收學費(含線上線下支付)納入“甬信培”平臺統一管理。實施成本預撥、計次消課、隔天劃算的培訓收費模式,全力防范和有效遏阻“退費難”“卷錢跑路”等問題發生。目前,全市正在結合校外培訓機構轉登工作,穩妥有序推進預收學費監管工作。海曙區、江北區等區域的校外培訓機構正式通過“甬信培”平臺走單,受到了學員和家長的歡迎,銀行托管和劃轉的流程也很順暢。按照市“雙減”工作領導小組的工作計劃,下一步,藝術、體育和科技等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的資金管理也要采取同樣措施進行監管,納入“甬信培”平臺統一管理。
2020年以來,寧波市教育局基于區塊鏈技術開發了寧波市校外培訓機構一站式服務平臺(簡稱“甬信培”)。平臺實現數據上鏈,實時展示各培訓機構的生源規模、購課交易信息、資金流向等。同時,平臺也打通了所有支付環節,保障機構自主經營權。其中最重要的功能模塊就是資金監管,旨在通過信息化、數字化的技術手段,強化校外培訓機構的預收學費監管。
利用“甬信培”平臺,寧波建立健全“發現線索-聯合取證-執法查處”的閉環管理體系,以及線上線下融合監管模式,強化風險防控,有效解決了諸多管理難點,推動校外培訓機構“整體智治”,確保寧波“雙減”工作平穩有序推進,有效減輕學生校外培訓負擔。至2021年11月15日,全市已有1944家培訓機構經審核通過并開設“甬信培”平臺賬戶,覆蓋報名學生4.9萬名,預收學費總額2.5億元。(記者 史望穎)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
頭條 21-12-07
頭條 21-12-06
頭條 21-11-30
頭條 21-11-26
頭條 21-11-25
頭條 21-11-24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7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