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市教育局制定了《廣州市教育局關于加強義務教育階段作業設計與實施的工作指引》(簡稱《指引》)。《指引》明確,減輕學生作業負擔的要旨是“控量提質”,各學校要健全以校長為第一責任人的作業管理機制,把作業設計、批改、指導和反饋情況,納入對教師專業素養和教學實績的綜合考核評價,使學生過重作業負擔1年內有效減輕,3年內減負成效顯著。
作業時間間接反映作業量,作業時長如何估算?《指引》要求,教師要以中等水平學生為對象,確定作業完成所需要的相對合適時間。教師也可通過自己試做的方式,進一步研判作業的合適時間。教師要相互協調,按照政策要求壓減作業合計總時長。
作業怎樣減量又提質?《指引》明確,作業設計強調目標導向,要使作業目標與課程、單元、課時的教學要求與評價目標相一致。作業設計遵循“基礎類-提升類-拓展類”分層進階要求,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和發展需求。書面作業要根據學生興趣特征、學習能力的差異,進行分層、彈性、個性化設計。為更好提升作業設計質量,《指引》提出,市、區教研部門要將作業設計與實施納入教研體系,加強對作業設計與實施的研究、指導。
《指引》強調,學校應利用課后服務時間,加強作業完成指導,有效指導小學生在校內基本完成書面作業,初中生在校內完成大部分書面作業。學校組織教師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做好個性化答疑輔導,整體提高學生完成作業的質量。學校統籌安排教師輪流開展免費在線互動交流答疑,滿足學生在家完成作業所需要的個別輔導。
“教師應按時回收、認真檢查批改、全面分析、及時反饋作業情況。”《指引》提出,教師評改作業可采用進階式評價、定量式評價、等級性評價等多種方式。教師應堅持正向激勵,對低年級學生書面作業的評改,要多給予獎勵性標識,引導學生喜歡做作業;對高年級學生重要作業的評改,要誠懇給出意見和批注,引發學生深度思考;不得使用侮辱、嘲諷言詞或符號批改、反饋作業。嚴禁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
《指引》明確,各區出臺學校作業管理監測辦法,將作業設計與實施作為常規調研視導的重點內容之一,將作業設計、實施與命題能力以及家校共育指導能力,作為評價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內容之一,探索開展教師作業設計和命題能力的專項調查。學校作業管理情況,應納入學校績效考核范圍,接受行政部門督導考核。(通訊員 劉琦寶 黎鑒遠 記者 劉盾)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
頭條 21-12-07
頭條 21-12-06
頭條 21-11-30
頭條 21-11-26
頭條 21-11-25
頭條 21-11-24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7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