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做好公辦中小學課后服務工作,建立并完善課后服務經費保障機制,規范中小學課后服務經費管理,近日,市教委、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和市人社局聯合下發《關于做好我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課后服務經費保障工作的通知》。“中小學課后服務費按月據實收取,不得跨月預收。同時,對經濟困難家庭學生參加課后服務,應參照學生資助政策予以減免。”市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通知》明確,我市公辦中小學校(以下簡稱“學校”)課后服務工作所需經費,通過財政補貼和收取服務性收費或代收費的方式解決。市、區兩級財政部門分別按照隸屬關系對實施課后服務的學校安排專項經費補助,補助標準為每名學生平均200元/年,市財政對河北區、紅橋區、武清區、寶坻區、寧河區、靜海區和薊州區按照50%給予補助。學校在正常上課日完成正常教學任務外,利用課后時間為有需求的學生提供的自愿選擇、公益性的服務,可收取課后服務費,其收費標準納入政府指導價管理,按照成本補償和非營利原則制定。
根據《通知》,課后服務費最高收費標準為:小學、初中每名學生每月不超過180元;初中晚自習每名學生每月不超過100元。各區可結合服務內容、服務方式、服務時間等實際情況,在不超過上述標準范圍內確定具體收費標準,市教委直屬學校按所在區標準執行。
中小學課后服務經費主要用于對參與課后服務的校內教職工人員的補助,以及聘請社會人員豐富課后服務內容所需的勞務費支出。其中,財政補貼僅用于對參與課后服務的校內教職工人員的補助。學校把用于教職工參與課后服務經費額度,作為績效工資增量納入獎勵性績效工資分配,設立課后服務獎勵績效,不作為次年正常核定績效工資總量的基數,此部分增加的績效工資總量,每年年底由教育部門報人社和財政部門備案。對聘請校外人員參與課后服務的,課后服務補助可按勞務費管理。(記者張雯婧)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
頭條 21-12-07
頭條 21-12-06
頭條 21-11-30
頭條 21-11-26
頭條 21-11-25
頭條 21-11-24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7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