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福建省教育廳、省政府教育督導辦公室發布了《福建省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報告》。這是該省繼2020年在全國率先以省級政府教育督導機構名義發布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報告(學科版)之后,首次發布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報告(綜合版)。
據悉,該監測報告從國家課程標準落實情況、學校條件保障情況、影響學生學科領域表現因素情況,綜合呈現了福建省2018—2020年義務教育質量監測情況,與此前監測結果比較,呈現區域教育發展變化情況。
從國家課程標準落實情況來看,道德與法治學科學習中,學生道德規范良好,應用能力強,能積極參與活動;在語文學科學習中,學生語文學業中表達與交流(表達與應用)和創作能力相對薄弱;在數學學科學習中,大部分學生數學理解和了解能力較好,但數學運用能力相對薄弱;在英語學科學習中,大部分學生英語口語表達和識記較好,但書面表達和運用能力較為薄弱;在科學學科學習中,大部分學生科學理解能力較好,但科學思維能力和科學探究能力都相對較弱;在體育與健康學科學習中,學生體質健康總體水平合格率較高,優秀率仍有提升空間,初高中男生的體質健康需要關注;在藝術學科學習中,學生藝術學科課標落實情況較好,抽測到的部分地區藝術成績校間差距較大。
從學校保障情況來看,在硬件條件上,大部分學校班級多媒體資源充足,但電子化圖書資料較為缺乏,電子圖書的管理和使用不夠規范,電子教學資源使用狀況存在城鄉和校間差異,藝術設施設備城鄉和地域差異顯著;在師資條件上,各地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總體配齊,教師專業知識和技能培訓需求較大,師生關系總體良好。
從影響學生學科領域表現因素情況來看,在課內外學習負擔方面,大部分學生課業負擔較重,部分學生睡眠時間不足;在同伴交往與心理健康方面,學生整體表現出比較積極樂觀向上的良好或正常的情緒狀態;在家庭環境影響方面,親子關系越好,學生的學業成績越高,學習情感態度狀況越好。
福建省教育廳督導處相關負責人表示,與此前年度監測結果相比較,2020年度福建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各學科學業表現水平均有不同幅度增長。下一步,福建將圍繞“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進一步健全完善質量監測的指標體系,從學科性走向綜合性指標監測,力爭到2025年進入更加成熟的新階段,為進一步落實“雙減”工作,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科學作業設計、保障課后服務、提高教師素質等提質增效工作,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撐。(記者 黃星)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
頭條 21-12-07
頭條 21-12-06
頭條 21-11-30
頭條 21-11-26
頭條 21-11-25
頭條 21-11-24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7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