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教學在即,學生如何調整作息時間,實現假期與新學期的完美轉換?如何實現網課高效學習?長時間居家學習生活,如何克服焦慮和恐懼的情緒?家長應該怎么配合?如何確保安全?8月23日,大河網記者采訪了一些中小學教師,為學生帶來一份超全的居家學習生活指南。
【調整作息】訂好計劃 加強自我管理 一日三餐按時吃飯
假期里,部分同學因為觀看電視劇、玩游戲而熬夜,晚睡晚起,生物鐘錯亂,開學前必須調整。
馬上開始上網課,就如何調整作息,鄭州市金水區文化路一小翰林校區年級長、鄭州市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劉春燕老師建議學生,“首先要訂好計劃,調整好生活作息,比如幾點睡覺、幾點起床,而不是開始上課了,才睜開惺忪的眼睛,學習效率就不會高,所以,一定要提前做好上課準備。其次,積極營造良好學風,加強自我管理,一日三餐按時吃飯,積極鍛煉身體,要讓身體動起來才能有精力投入學習。”
“要按學校的作息時間安排飲食起居,開學前三天,不要因為作業欠賬而開夜車,影響生活規律的形成。早晨起床后,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保證開學后有旺盛的精力。” 鄭州市第二初級中學學生發展中心主任徐躍飛說。
【高效學習】自律很關鍵 良好學習環境尤為重要 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既然我們無法改變上網課的事實,就不妨把網課當成鍛煉自律能力的絕佳機會。”鄭州外國語學校任玉磊老師認為,“鍛煉自律,首先要破的是心中的賊,要做好心理建設,實事求是、謙虛謹慎地合理判斷自己的自律能力,然后為自己訂制一套切實可行的方法。比如:學習時把手機、課外書等強干擾因素驅逐出房間;制定計劃表,完成小獎勵,完不成小懲罰(自己對自己);管不住自己時給班主任打電話,求教導;跑步十分鐘身體內產生的多巴胺夠你高效率學習一個小時……”
劉春燕表示,“網課期間,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其它事情吸引,注意力會不集中。所以,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尤為重要。聽課期間,自己的桌面要整潔,學習用具擺放整齊。而且穿戴也要整齊,精神百倍,積極向上,把網課當成在學校上課一樣,認真、專注。”
徐躍飛建議,“課堂上,為防止精神開小差,要耳、眼、手、腦、口并用,早讀時按要求大聲去讀,聽課時要認真地聽、細心地看、積極地想、仔細地寫,及時記錄筆記,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從而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還要安排時間‘溫故知新’,如復習學過的英語單詞、數學公式、物理定律等,喚醒大腦里儲存的記憶”。
鄭州外國語林聰老師建議,同學們可以設置一個意見/疑問反饋箱,匯總同學們關于各種問題和好的點子,方便班主任集中解答,或不斷優化班級管理的方方面面。
【克服焦慮情緒】允許并接納不良情緒 用積極方式發泄
鄭州外國語學校老師認為,現階段同學們有焦慮,恐懼,煩躁等情緒都是正常的,因為這就是人類面對危機的正常反應,嘗試去接納自己的情緒,可以采用放松、正念等方式。嘗試多去關注一些積極的事情,例如去做一頓飯,寫一篇文章,讀一本書等等,選擇積極并不代表忽略不幸,并不代表冷漠無情,我們這樣做可以讓自己少一些焦慮、多一些樂觀。
劉春燕也認為,家長要接受孩子的不良情緒,孩子們也要接受自己的內心感受,可以發泄出來,只是要用一些積極的方式來發泄,看自己喜歡的書籍,和家長做一些有趣的游戲,做一些運動,鍛煉自己的身體,多運動能夠讓我們精神振奮,有活力,感覺到開心和快樂,運動是一種比較不錯的舒緩心情、排解壓力的方式,在家里也可以進行多種多樣的運動,比如客廳運動、廚房運動、臥室運動等等。
據了解,鄭州市鄭東新區眾意路小學魏利杰心理工作室也及時錄制心理課堂,對學生開展心理輔導, 并開設心理咨詢熱線,關注學生心理健康。
【家長配合】保持樂觀情緒 傳遞正能量 與孩子共同制定學習計劃
“家長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不要把自己的焦慮傳達給孩子。保持樂觀情緒,傳遞給孩子信心和信念。多和孩子交流抗疫期間人們的眾志成城、戰勝疫情的決心。合理安排孩子的飲食,讓孩子吃得高興、吃得健康。和孩子經常互動,一起鍛煉身體,做一些小實驗、親子閱讀,讓孩子參與一些家務勞動……豐富孩子的生活。”劉春燕說。
徐躍飛表示,“家長可與孩子共同制定新學期學習計劃,把孩子新學期要讀哪些書籍、以誰為標桿、需要重點提高哪些學科成績、家長怎樣配合等內容一一納入學習計劃,以幫助孩子樹立信心,消除假期后的失落感。作為家長也不妨制定自己的家庭計劃和學習計劃,購買一些名著以及歷史、人物、勵志等方面的書籍與孩子一起閱讀,這樣不僅有利于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和人文素養,有利于拓展孩子的知識面,同時也讓學孩子感覺到家庭的書香氛圍”。
【安全教育】疫情盡量少出門 合理安全使用網絡 外出關注天氣情況
“對于學生來說,安全是第一位的,即使是線上學習期間,學校的安全工作也絲毫不會放松,一樣會開展家庭消防安全教育、防溺水教育、心理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等。因此學生要積極參與、主動配合學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居家線上學習期間,做好家庭消防安全隱患排查,注意用電、燃氣安全,周末牢記防溺水等。”徐躍飛告訴大河網記者。
劉春燕建議,學生要增強疫情防范意識,養成勤洗手、講衛生、適當鍛煉、規律作息的良好習慣。在疫情防控期間盡量少出門、不串門,在家不攀爬陽臺、圍欄。
鄭州外國學校老師提醒,學生外出關注天氣情況,注意防風防雨防雷電,樹立特殊天氣應對意識;遠離建筑工地、道路等存在安全隱患的場所,防止高空墜物、墻體坍塌;樹立防溺水安全意識,不到坑、池、塘、溝、河流、水壩等不安全的地方嬉戲玩耍,遇到有人落水,不盲目施救,及時求得援助;遠離魚池、噴泉池和造景池,遠離電線桿變壓器,謹防滑倒或觸電;遵守交通規則,騎行行走樹立交通安全意識。(記者 臧小景)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
頭條 21-12-07
頭條 21-12-06
頭條 21-11-30
頭條 21-11-26
頭條 21-11-25
頭條 21-11-24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7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