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日前印發《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以下簡稱《綱要》)。
《綱要》指出,科學素質是國民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文明進步的基礎。提升科學素質,對于公民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對于增強國家自主創新能力和文化軟實力、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綱要》由前言,指導思想、原則和目標,提升行動,重點工程和組織實施5部分組成。
《綱要》提出在“十四五”時期實施青少年科學素質提升行動,激發青少年好奇心和想象力,增強科學興趣、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培育一大批具備科學家潛質的青少年群體,為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夯實人才基礎。
《綱要》指出,將弘揚科學精神貫穿于育人全鏈條。堅持立德樹人,實施科學家精神進校園行動,將科學精神融入課堂教學和課外實踐活動,激勵青少年樹立投身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遠大志向,培養學生愛國情懷、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綱要》要求,提升基礎教育階段科學教育水平。引導變革教學方式,倡導啟發式、探究式、開放式教學,保護學生好奇心,激發求知欲和想象力。完善初高中包括科學、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通用技術、信息技術等學科在內的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制度,引導有創新潛質的學生個性化發展。加強農村中小學科學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和配備,加大科學教育活動和資源向農村傾斜力度。推進信息技術與科學教育深度融合,推行場景式、體驗式、沉浸式學習。完善科學教育質量評價和青少年科學素質監測評估。
《綱要》強調,推進高等教育階段科學教育和科普工作。深化高校理科教育教學改革,推進科學基礎課程建設,加強科學素質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深入實施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支持在校大學生開展創新型實驗、創業訓練和創業實踐項目,大力開展各類科技創新實踐活動。
《綱要》指出,實施科技創新后備人才培育計劃。建立科學、多元的發現和培育機制,對有科學家潛質的青少年進行個性化培養。開展英才計劃、少年科學院、青少年科學俱樂部等工作,探索從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的科技創新后備人才貫通式培養模式。深入實施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完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
《綱要》提出,建立校內外科學教育資源有效銜接機制。實施館校合作行動,引導中小學充分利用科技館、博物館、科普教育基地等科普場所廣泛開展各類學習實踐活動,組織高校、科研機構、醫療衛生機構、企業等開發開放優質科學教育活動和資源,鼓勵科學家、工程師、醫療衛生人員等科技工作者走進校園,開展科學教育和生理衛生、自我保護等安全健康教育活動。廣泛開展科技節、科學營、科技小論文(發明、制作)等科學教育活動。加強對家庭科學教育的指導,提高家長科學教育意識和能力。加強學齡前兒童科學啟蒙教育。推動學校、社會和家庭協同育人。
《綱要》要求,實施教師科學素質提升工程。將科學精神納入教師培養過程,將科學教育和創新人才培養作為重要內容,加強新科技知識和技能培訓。推動高等師范院校和綜合性大學開設科學教育本科專業,擴大招生規模。加大對科學、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通用技術、信息技術等學科教師的培訓力度。實施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加大科學教師線上培訓力度,深入開展“送培到基層”活動,每年培訓10萬名科技輔導員。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
頭條 21-12-07
頭條 21-12-06
頭條 21-11-30
頭條 21-11-26
頭條 21-11-25
頭條 21-11-24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7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